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海康钩粉草

海康钩粉草

药材名称海康钩粉草

拼音Hǎi Kānɡ Gōu Fěn Cǎo

别名蓝心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海康钩粉草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eranthemum haikangense C.Y.Wu et H.S.L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海康钩粉草,小灌木,高40-100cm。仅花和花序被腺毛状短柔毛;枝圆柱形。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纸质;椭圆状卵形或卵形,长5-11.5cm,宽2-3.5cm,先端短渐尖,尖头钝,基部阔楔形或近圆,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干时灰而带紫,全缘或有不明显的波状圆齿;侧脉每边5-7条。穗状花序顶生,稀生于上部叶腋;花序轴长达30cm,不分枝;苞片对生,其内有花1-3朵;小苞片微小,长1-2mm;萼深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约5mm;花冠长4.2cm,白色或淡红色,前裂片基部有红色斑点,冠管长约3cm,喉部稍扩大,冠檐前裂片椭圆形,长约1cm,先端钝;发育雄蕊花丝长2mm,花药长约1.5mm,不育雄蕊微小,与发育雄蕊的花丝分离;子房被微柔毛,花柱长约3.1cm,被微柔毛。蒴果棒形,长1.9-2cm。种子4颗,表面呈脑纹状。花期夏、秋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林下或旷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主风湿痹痛;关节活动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豆花

    药材名称山豆花拼音Shān Dòu Huā别名毛胡枝子、白胡枝子、白土子、白萩、小雪人参来源豆科山豆花Lespedeza tomentosa (Thunb.)Sie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

  • 木麻黄种子

    药材名称木麻黄种子拼音Mù Má Huánɡ Zh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采收和储藏:秋

  • 亮叶桦

    药材名称亮叶桦拼音Liànɡ Yè Huà别名光皮桦、尖叶桦、大叶榔、红桦树、桦角、花胶树、狗啃木来源桦木科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 Winkl.,以叶入

  • 曼陀罗子

    《中药大辞典》:曼陀罗子药材名称曼陀罗子拼音Màn Tuó Luó Zǐ别名醉葡萄(《广西通志》),天茄子、胡茄子(《分类草药性》),狗核桃(《贵州民间方药集》),风茄果

  • 黄花鼠尾草

    药材名称黄花鼠尾草拼音Huánɡ Huā Shǔ Wěi Cǎo英文名Yellowflower Sage别名大紫丹参、丹参、黄花丹参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鼠尾草的根。

  • 杉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杉松药材名称杉松别名松壳络树来源松科油杉属植物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以根皮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研末。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瘀,消肿,

  • 大夜关门根

    《中药大辞典》:大夜关门根药材名称大夜关门根拼音Dà Yè Guān Mén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脉叶羊蹄甲的根。夏、秋采收。性味性温,味辛甘酸微苦。功

  • 荆芥

    《中国药典》:荆芥药材名称荆芥拼音Jīnɡ Jiè英文名HERBA SCHIZONEPETAE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

  • 雷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雷蘑药材名称雷蘑别名青腿子、巨陡头、口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雷蘑Clitocybe gigantea (Sow. ex Fr.) Que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草

  • 小药木

    药材名称小药木拼音Xiǎo Yào Mù别名佳崩、羊舌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老鼠矢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stellaris Brand采收和储藏:叶,春、夏季采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