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水鬼蕉

水鬼蕉

药材名称水鬼蕉

拼音Shuǐ Guǐ Jiāo

别名引水蕉、郁蕉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种植物蜘蛛兰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Salisb.[Pancratium littoralis Jacq.;H.americana Roe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洗净,切碎鲜用。

原形态蜘蛛兰 多年生草本。鳞茎球形。叶10-12枚,无柄;叶片剑形,长45-75cm,宽2.5-6cm,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深绿色,多脉。花茎扁平,实心,高30-80cm;佛焰苞状总苞片长5-8cm,基部极阔;花茎顶端生花3-8朵;花白色,无柄;花被管圆柱形,纤细,长短不等,长者可达10cm以上;花被裂片线形,通常短于花被管;雄蕊着生于花被管喉部,花丝基部合生成杯形体(雄蕊杯),钟形或阔漏斗形,长约2.5cm,有齿,花丝分离部分长3-5cm,花药丁字形着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约与雄蕊等长或更长。蒴果肉质。花期夏末秋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引种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热带美洲。

化学成分鳞茎含生物碱:水鬼蕉碱( pancratistatine),水仙克拉辛碱(narciclasine),7-脱氧水仙克拉辛碱(7-deoxynarci-clasine),7-脱氧-反式-二氢水仙克拉辛碱(7-deoxy-trans-dihy-dronarciclasine),水鬼蕉种碱(littoraline),多花水仙碱(tazettine),漳州水仙碱(pretazettine),石蒜碱(lycorine),高石蒜碱(homolycorine),石蒜伦碱( lycorenine),O-甲基石蒜伦碱(O-methyllycorenine),小星蒜碱(hippeastrine),山蒜胺(lycoramine),去甲基海边全能花定碱(demethylmaritidine),网球花胺(hae-manthamine),条纹碱(vittatine),4,5-二氢双色水仙碱(4,5-dihy-drobicolorine),6α-去氧-8-氧多花水仙碱(macronine)及木脂体: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isolariciresinol)。

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水鬼蕉碱对鼠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抑制作用,体外对P388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半数有效量为0.01μg/ml,水鬼蕉碱在体内对鼠M5076卵巢肿瘤亦有抑制作用。水鬼蕉另2个成分假水仙碱和7-脱氧假水仙碱亦有抗肿瘤作用。

2.抗病毒作用:水鬼蕉碱具很强的抗RNA病毒的作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消肿止痛。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痈疽疮肿;痔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烤热缠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豹皮菇

    药材名称豹皮菇拼音Bào Pí Gū别名豹皮香菇、白香菇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洁丽香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ntinus lepideus Fr.[Agaricus lepideus

  • 牛奶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奶莓药材名称牛奶莓别名红腺悬钩子来源蔷薇科牛奶莓Rubus sumatranus Miq.,以匍匐枝的细根或块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功能主治主治妇女产后寒热,腹

  • 红瑞木果

    药材名称红瑞木果拼音Hónɡ Ruì Mù Guǒ英文名Swida alab Opiz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红瑞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alba Opiz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

  • 茭白

    《中药大辞典》:茭白药材名称茭白拼音Jiāo Bái别名出隧、蘧蔬(《尔雅》),绿节(《西京杂记》),菰菜、茭首(孟诜),菰首(《本草拾遗》),菰笋、菰手、茭笋(《本草图经》),茭粑(《纲目

  • 北鹤虱

    药材名称北鹤虱拼音Běi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 蝶兰

    药材名称蝶兰拼音Dié Lán别名小接筋藤、金环草、缩筋草、分筋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蝶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alaenopsis wilsonii Rolf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西洋菜干

    《中药大辞典》:西洋菜干药材名称西洋菜干拼音Xī Yánɡ Cài Gān出处《生草药手册》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豆瓣菜的全草。冬、春收采,晒干。原形态豆瓣菜,又名:水芥菜、水蔊菜、水

  • 五月霜

    《中药大辞典》:五月霜药材名称五月霜拼音Wǔ Yuè Shuān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稀毛香青的全草。6月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10~13厘米,具腺毛或绒毛。有根茎。

  • 退血草

    药材名称退血草别名筷子草、背花草、高坡酸来源报春花科退血草Lysimachia stellarioides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拔毒,利湿。主治火

  • 东风橘根

    药材名称东风橘根拼音Dōnɡ Fēnɡ Jú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酒饼竻的根。原形态酒饼竻,又名:半天钓、假花椒、猪钓竻公、东风橘(《岭南采药录》),蚝壳刺、铜将军、蚌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