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毛枝崖爬藤

毛枝崖爬藤

药材名称毛枝崖爬藤

拼音Máo Zhī Yá Pá Ténɡ

别名红五加五爪龙、大血藤扁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根或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obovatum(Laws.)Gagnep.[Vitis obovata Laws.]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除去泥土,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毛枝崖爬藤 木质藤本。小枝有密而软的淡红色短绒毛;卷须,单一不分枝,被柔毛。叶为指状或叉指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达15cm,与小叶柄均被锈色柔毛;小叶片5,中央小叶倒卵形或狭倒卵形,长达19cm,宽约9cm,先端钝圆带锐尖头,基部宽楔形或钝圆形,边缘有锯齿,中央小叶柄长1.8-2.5cm,侧生小叶长约8cm,斜卵形,两侧不对称,小叶柄较短。叶表面沿脉被淡红色绒毛,背面被褐色伏贴柔毛。花小,杂性,异株;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被绒毛;雌花萼片被绒毛或具乳头状突起,4齿;花瓣顶端常有小尖,广展;雄蕊4,不育,花丝基部膨大,花盘不明显,与子房基部合生;子房2室,柱头4裂。浆果肉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山地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劳伤;咳嗽;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角拗子

    《中药大辞典》:羊角拗子药材名称羊角拗子拼音Yánɡ Jiǎo Niù Zǐ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种子。8~9月间采成熟果实,剥取种子,去净种毛,晒干。原形态

  • 小花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小花五味子根拼音Xiǎo Huā Wǔ Wèi Zǐ Gēn别名香石藤、铁骨散、过山龙、小血藤、满山香、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五味子、萝松根、大伸筋、小花五味子藤、黄袍小血藤来源药材基源:为

  • 白花菜根

    药材名称白花菜根拼音Bái Huā Cài Gēn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白花莱科植物白花菜的根。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图鉴》:"水酒等量煎服,治淋病。"用法用量

  • 青鳞鱼

    药材名称青鳞鱼拼音Qīnɡ Lín Yú英文名Harengula;Pilchard别名青皮、柳叶鱼、青鳞、青皮子、柳叶青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青鳞鱼及其近缘种的肉。拉丁

  • 多足蕨

    药材名称多足蕨拼音Duō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多足蕨和东北多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dium vulgare L.;Polypodium virginianum

  • 地打果树皮

    药材名称地打果树皮拼音Dì Dǎ Guǒ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小乔木紫金牛的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arborescens Wal1.「A.humilis Vah

  • 貒肉

    《中药大辞典》:貒肉药材名称貒肉拼音Tuàn Ròu别名貒猪肉(《圣惠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肉。冬季捕捉。原形态猪獾(《纲目》),又名:貒(《楚辞》),獾(《尔

  • 紫楠叶

    药材名称紫楠叶拼音Zǐ Ná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紫楠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ebe sheareri(Hemsl.)Gambl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原形态紫楠大灌木至乔

  • 豹子眼睛花

    药材名称豹子眼睛花别名老熊花来源锦葵科豹子眼睛花Abutilon sinense Oliv.,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消炎,接骨。主治肝炎,淋巴腺炎,乳头炎,疮疖,骨折,脚癣

  • 榆树

    药材名称榆树拼音Yú Shù别名白榆、家榆、榆钱、春榆、粘榔树来源榆科榆属植物榆Ulmus pumila L.,以果实(榆钱)、树皮、叶、根入药。榆钱,春季未出叶前,采摘未成熟的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