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椒蒿

椒蒿

药材名称椒蒿

拼音Jiāo Hāo

别名灰蒿、蛇蒿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龙蒿的全草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dracunculus L. [A. glauca auct. Non Pall.ex Willd.]

采收和储藏:夏季末末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阴干。9-10月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龙蒿 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根粗大或略细,木质,常生有地下茎。茎直立,丛生,下部木质,分枝开展。叶无柄;中部以上叶密集,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3-7cm,宽2-3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上部叶与区片叶略短小,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0.5-3cm,宽1-2mm。头状花序多数,近球形、卵球形或近半球形,于茎顶或枝端排列成稍密集的复总状花序;总苞球形,直径2.5-3mm,总苞片3层,外层卵形形,背面绿色,中、内层卵圆表或长圆形,边缘宽膜质;花外层雌性能育,约6-10朵;内层峡谷性花不育,约8-14朵。瘦果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干也坡、草原、林缘、路旁、田边及干河岸和亚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宣肺止咳。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玫花

    《中药大辞典》:刺玫花药材名称刺玫花拼音Cì Méi Huā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花。功能主治治月经过多。用法用量刺玫花3~6朵,煎水服。摘录《中药大辞

  • 石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蒜药材名称石蒜拼音Shí Suàn别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龙爪花、蟑螂花、野蒜、一枝箭[江西]、避蛇生[湖北]来源为石蒜科石蒜属植物石蒜Lycoris ra

  • 油桐子

    《中药大辞典》:油桐子药材名称油桐子拼音Yóu Tónɡ Zǐ别名桐子(《纲目》),桐油树子(《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油桐果(《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纲

  • 白苏子油

    药材名称白苏子油拼音Bái Sū Z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子果实压榨出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原形态白苏,一年生草本,高

  • 黄金凤

    药材名称黄金凤拼音Huánɡ Jīn Fènɡ别名岩胡椒、纽子七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黄金凤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siculifer Hook.F.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 四季海棠

    药材名称四季海棠拼音Sì Jì Hǎi Tánɡ别名蚬肉海棠。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四季海棠的花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采收

  • 白补药

    《中药大辞典》:白补药药材名称白补药拼音Bái Bǔ Yà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多年生草本。基生叶6~1

  • 鲨鱼骨

    药材名称鲨鱼骨拼音Shā Yú Gǔ来源药材基源:为真鲨、科动物阔口真鲨或其他鲨鱼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charhinus latistomus Fang et Wang采收和储藏:捕得后

  • 鲃鱼

    《中药大辞典》:鲃鱼药材名称鲃鱼拼音Bà Yú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锯倒刺鲃的肉。原形态锯倒刺鲃:体长而侧扁,背部稍隆起,全体几成长菱形,体长一般在40厘米左右。头小

  • 单叶血盆草

    药材名称单叶血盆草拼音Dān Yè Xuè Pén Cǎo别名破罗子(《峨帽药植》),反背红、朱砂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红肺筋、红五匹、血盆草(《四川中药志》),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