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极丽马先蒿

极丽马先蒿

药材名称极丽马先蒿

拼音Jí Lì Mǎ Xiān Hāo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极丽马先蒿的全草或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deicularis decorisima Diels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全草,除去须根、枯叶,洗净,晾干;夏季采收花,阴干。

原形态极丽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高10-15cm,常成密丛。根茎短,节少,有宿存的鳞片,下端为圆锥状主根,较细,常有分枝。茎常多条,中央者短,外边者倾卧上升,长达10cm,稍扁平,有沟纹。叶基出或茎生,茎生叶有时假对生;叶柄长1-6cm,被长毛,两侧有翅;叶片长2-7cm,宽0.5-1cm,常羽状深裂,裂片有重锯齿,边缘强裂反卷。花均腋生;苞片叶状;花梗短;花萼密被多细胞长毛,长达2cm以上,萼管卵圆状,前方形裂达一半,齿2,具细柄,上方叶浅红色,筒长达12cm,外面有疏毛,盔直立部分狭稍前俯,向上即转向前上方为膨大的含分,额部下方两侧密生短绒毛,前端卷曲成大半环的长喙,喙长1.3cm,端反指向上,在喙的上半部突然膨大为极高的鸡冠状凸起,端2裂,裂片1长1短,下唇宽达2.8cm,有睫毛;花丝均有密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0-3500m的高山草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花皱缩,棕色至棕褐色。萼管状,前方开裂至半,齿2枚,裂片有锐齿,花冠及花冠管均铍疏毛,上端稍膨大部分的内面着生雄蕊,先端为大半环状的长喙,喙长约10mm,喙端向内弯曲,先端2裂,呈鸡冠状凸起。气微香,味淡、微苦。

以色鲜、气微香,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全草味淡、苦;性微寒;花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杞

    药材名称黄杞别名黄榉、土厚朴[广西]来源胡桃科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 chrysolepis Hance],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

  • 绛梨木

    药材名称绛梨木拼音Jiànɡ Lí Mù别名叫梨子、乌槎子、绛耳木、叫铃子、牛筋刺、鹿角刺、乌苕子刺、黑龙须来源鼠李科鼠李属植物薄叶鼠李Rhamnus leptophyl

  • 连翘茎叶

    《中药大辞典》:连翘茎叶药材名称连翘茎叶拼音Lián Qiáo Jī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茎叶。功能主治《纲目》:"治心肺积热。"

  • 山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唐大黄、台黄、土大黄、峪黄、籽黄、北大黄、大黄、格西古讷、野大黄、酸酸草、黄古卵子、苦大黄、华北大黄、祁黄、庄黄出处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

  • 麦门冬

    《中药大辞典》:麦门冬药材名称麦门冬拼音Mài Mén Dōnɡ别名麦冬(《药品化义》)出处《本经》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商品大多为栽培品。浙江于栽培后第三年立夏时采挖,称

  • 神曲

    《中药大辞典》:神曲药材名称神曲拼音Shén Qū别名六神曲(《本草便读》)。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制法用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各1

  • 佛甲草

    《中药大辞典》:佛甲草药材名称佛甲草拼音Fó Jiǎ Cǎo别名火烧草、火焰草(《履巉岩本草》),佛指甲(《纲目》),半支连(《医宗汇编》),狗牙半支、铁指甲(《纲目拾遗》),禾雀舌(《岭南

  • 镰形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镰形棘豆药材名称镰形棘豆拼音Lián Xínɡ Jí Dòu别名大夏[藏名]来源豆科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

  • 貒肉

    《中药大辞典》:貒肉药材名称貒肉拼音Tuàn Ròu别名貒猪肉(《圣惠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肉。冬季捕捉。原形态猪獾(《纲目》),又名:貒(《楚辞》),獾(《尔

  • 功劳木

    《中药大辞典》:功劳木药材名称功劳木拼音Gōnɡ Láo Mù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茎干。全年可采,截段,晒干。原形态形态详&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