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昏鸡头

昏鸡头

药材名称昏鸡头

拼音Hūn Jī Tóu

别名鸡脑壳(《草木便方》),鸡公头、鸡头枣、鸡老盖(《分类草药性》),铁狼鸡、小贯众(《贵州民间方药集》),鸡头风尾、乌鸡儿、鸱头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小晕鸡头(《陕西中草药》),大叶狼衣、地鸡头凤凰衣、小叶贯众(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小鸡娃菜(《陕西草药》)。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山地贯众根茎。全年可采,以8~9月采者为多。采得后,除去须根及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山地贯众,又名:小金鸡尾、小叶山鸡尾。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状茎短,倾斜或直立,密被鳞片;鳞片大形,长1厘米以上,红棕色,有亮光,卵形,渐尖。叶柄丛生,长15~30厘米,密被卵形及线形鳞片,鳞片的边缘呈流苏状;叶片矩圆形,长15~45厘米,宽10~17厘米,单数羽状复叶,顶片三叉状;羽片10~20对,互生,下部羽片不缩短,长10厘米,宽2厘米,镰刀形,长渐尖,有短柄,基部圆形或上侧耳形,边缘具细锯齿;叶纸质,淡绿色,叶轴被鳞毛;叶脉联结,网状,网眼斜六角形,内藏细脉1~2条;孢子囊群圆形,散生于小叶背面,囊群盖大形,盾状,边缘呈波状,膜质,褐色。

生境分部生于水沟边、路旁、石上及阴湿处。分布长江流域,背达陕南,南至福建及两广北部。

性状根茎短小,形如鸡头,黑褐色;长5~8厘米,粗3~4厘米。表面密被多数叶柄残基,并有棕黑色弯曲的细根,顶端部有红棕色微带光泽的鳞片。叶柄残基瘦小,断面呈四方形,维管束3~4个,气微,味淡。以根茎大、须根少者为佳。

化学成分根茎含鞣质、挥发油、树胶、糖类、氨基酸,以及贯众甙,贯众任甙,黄芪甙,异槲皮甙等。

性味苦,微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微寒,味苦,有小毒。"

②成都《常用中草药治疗手册》:"性平,味苦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息风,散痰止血,驱钩、蛔、绦、蛲诸虫。治感冒,热病斑疹,痧秽中毒,疟,痢,肝炎,肝阳眩晕头痛,吐血便血,血崩,带下,乳痈,瘰疬,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虚损,妇女崩带,头昏耳聋。"

②《天宝本草》:"清火解毒,除瘟症,红白痢症,赤白带下。"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补虚弱,消伤肿,接骨。治跌打损伤,活血逐瘀。"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盗汗。"

⑤《四川中药志》:"治头昏头痛,血气胀痛。"

⑥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息风,清利头目,凉血,养血,解毒,散瘀。治时行瘟疫,疟疾,瘰疬,疮疡肿毒,虫积腹痛。"

⑦《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降血压,杀虫。治高血压,头晕头痛;预防及治疗急性传染病,蛔虫、蛲虫症。"

⑧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活血散瘀,止血,杀虫。治热病斑疹,肝炎,痢疾,吐血,便血,尿路感染,蛔虫,蛲虫,绦虫,刀伤出血,毒蕈中毒,预防流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注意孕妇慎用。

复方①治血虚头昏痛:昏鸡头配黑鸡炖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肠中寄生虫病:昏鸡头、使君子肉、槟榔榧子。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阿魏

    《中国药典》:阿魏药材名称阿魏拼音ā Wèi英文名RESINA FERULAE别名臭阿魏、细叶阿魏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 M. Shen

  • 箭叶苣

    药材名称箭叶苣别名三角草、土半夏、犁头浆草、犁铧草来源菊科箭叶苣Lactuca henryi Dun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四川、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治乳腺炎,疮疖,无名

  • 白花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菜子药材名称白花菜子拼音Bái Huā Cài Zǐ别名臭菜、臭花菜、羊角菜来源白花菜科白花菜属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Gynand

  • 黄精

    《中国药典》:黄精药材名称黄精拼音Huánɡ Jīnɡ别名老虎姜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 山桃树皮

    药材名称山桃树皮拼音Shān Táo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伯乐树科植物伯乐树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B.yunshanensi

  • 鹿肉

    《中药大辞典》:鹿肉药材名称鹿肉拼音Lù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肉。化学成分含水分75.76%,粗蛋白质19.77%,粗脂肪1.92%,灰分1.13%。性味

  • 松子仁

    药材名称松子仁拼音Sōnɡ Zǐ Ré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华山松、红松、马尾松的种仁。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润肺,滑肠。用于肺燥咳嗽,慢性便秘。用法用量2~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扁蒲扇

    药材名称扁蒲扇拼音Biǎn Pú Shàn别名歧花鸢尾、扇扇草、白射干、白花射干、野鸢尾来源鸢尾科扁蒲扇Iris dichotoma Pall.,以全草及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东

  • 毛水苏

    药材名称毛水苏别名水苏草、野紫苏、山升麻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毛水苏Stachys baicalensis Fisch. ex Bent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甘、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解

  • 刺针草

    药材名称刺针草拼音Cì Zhēn Cǎo别名鬼针草、盲肠草、一包针、粘身草、婆婆针、金盏银盘、跟人走、钢叉草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刺针草Bidens bipinnata L.及三叶刺针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