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斑茅花

斑茅花

《中药大辞典》:斑茅花

药材名称斑茅花

拼音Bān Máo Huā

出处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花穗。夏、秋季采收。

功能主治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斑茅花

药材名称斑茅花

拼音Bān Máo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Reedlike sweetcane

出处出自《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原形态斑茅,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大,可达2-4m,秆直径可达2cm。花序以下无毛。叶片条状披针形,长60-150cm,宽2-2.5cm,先端叶片不显着退化。圆锥花序长30-60cm,宽4-13cm,主轴无毛;无柄小穗披针形,长3.5-4mm,基盘有远较小穗为短的柔毛;两颖等长,第1颖先端渐尖,有2脊,脊缘有长柔毛,第2颖舟形,顶端渐尖,上部边缘有小纤毛,背部无毛,或有长柔毛;第1外稃和第2外稃顶端尖或有小尖头,第2内稃长圆形,长约为外稃之半;雄蕊3,花药长约1.8mm;花柱长而羽毛状。颖果离生。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等地。

功能主治止血。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江西草药手册》:夏、秋季采收。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椒

    药材名称岩椒拼音Yán Jiāo别名木本化血丹,野花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毛刺花椒的根。全年可采。剥去皮,切片晒干。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1~1

  • 穗花蛇菰

    药材名称穗花蛇菰拼音Suì Huā Shé Gū别名地荔枝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穗花蛇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spicata Hayata[Poly-plethia

  • 马鹊树

    药材名称马鹊树拼音Mǎ Què Shù别名羊奶奶树、牛奶奶树、牛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长叶胡颓子的根、枝叶或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bockii Diels采收和储藏

  • 西南卫矛

    药材名称西南卫矛拼音Xī Nán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西南卫矛的根、根皮、茎皮、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hamiltonianus Wal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

  • 葛枣

    药材名称葛枣拼音Gě Zǎo别名葛枣子、金莲枝、含水藤、木天蓼、该他利[朝名]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葛枣Actinidia polygama (Sieb. et Zucc.)Miq.,以带虫瘿的果实

  • 鸡骨柴叶

    药材名称鸡骨柴叶拼音Jī Gǔ Chá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鸡骨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zia fruticosa(D.Don)Reh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

  • 油草

    《中药大辞典》:油草药材名称油草拼音Yóu Cǎo别名油麻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千金子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细长须状,簇生。秆丛生,直

  • 紫茎

    药材名称紫茎拼音Zǐ Jīnɡ别名帽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紫茎或长柱紫茎的树皮、根或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tewartia sinensis Rehd.et Wils.[S.gemmat

  • 《中药大辞典》:鷃药材名称鷃拼音Yàn别名鳸(《尔雅》),老扈(《左传》贾逵注),鴳雀(《尔雅》郭璞注),鷃雀(《禽经》),篱鷃(《禽经》注),田鸡、水鸡(《医林纂要》)。出处《本草拾遗》来

  • 白石榴花

    《中药大辞典》:白石榴花药材名称白石榴花拼音Bái Shí Liu Hu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花瓣。5~6月花盛开时,摘下晒干。原形态①白石榴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