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弓果藤

弓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弓果藤

药材名称弓果藤

别名牛茶藤、牛角藤、小羊角拗

来源萝藦弓果藤Toxocarpus wightianus Hook. et Arn.,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功能主治祛瘀止痛。

备注兽医用治牛食欲不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弓果藤

药材名称弓果藤

拼音Gōnɡ Guǒ Ténɡ

英文名Wight Toxocarpus

别名牛角藤、牛茶藤、小羊角藤、小羊角拗、波水柳

出处始载于《广州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罗藦科植物弓果藤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xocarpus wightianus Hook. Et A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原形态柔弱攀援灌木。小枝被柔毛。叶对生,近革质;叶柄长约1cm,被黄锈色绒毛;叶征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2.5-5cm,宽1.5-3cm,先端具锐尖头,基部微耳形,无毛;侧脉每边5-8条,在叶背稍隆起。两歧聚伞花序腋生,长仅2cm,近无总花梗;花萼5深裂,外面被犯色绒毛,内面腺体有或无;花冠淡黄色,辐状,无毛,裂片狭披针形;副花冠顶高出花药,5枚,生于合蕊冠基部;花粉块每室2个,直立柱头粗纺锤形,高出花药。蓇葖果叉开成直线,狭披针状,长达9cm,直径约1cm,被锈色绒毛,向顶部渐狭,基部膨大。种子有边缘,先端具长约3cm的白色绢质种毛。花期6-8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丘陵山地、平原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海南和沿海岛屿。

性味味苦、辛、性凉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止痛。。主痈肿疮毒;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兽医用于牛食欲不振、宿食不化、跌打损伤和肿毒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薄雪火绒草

    药材名称薄雪火绒草拼音Báo Xuě Huǒ Rónɡ Cǎo别名火艾、小毛香、薄雪草来源菊科薄雪火绒草Leontopodium japonicum Miq.,以花入药。生境分部陕

  • 小黄皮

    药材名称小黄皮别名九里香、白花千只眼[云南]、假鸡皮果来源芸香科小黄皮Clausena emarginata Huang,以根、叶、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微温。有毒。功能主治宣肺止咳,行

  • 野苦梨

    药材名称野苦梨拼音Yě Kǔ Lí来源蔷薇科华西栒子Cotoneaster harrowianus Wils.,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疗痈肿疮毒。用法用量

  • 地肤子

    《中国药典》:地肤子药材名称地肤子拼音Dì Fū Zǐ英文名FRUCTUS KOCHIAE别名扫帚苗来源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

  • 墙草根

    《中药大辞典》:墙草根药材名称墙草根拼音Qiánɡ Cǎo Gēn别名白石薯、田薯(《福建中草药》),石薯、软骨石薯(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墙草的根。全

  • 雪上一支蒿

    药材名称雪上一支蒿拼音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n Diels,以块根入药。秋末挖根,除去泥土,晒干

  • 山海螺

    《中药大辞典》:山海螺药材名称山海螺拼音Shān Hǎi Luó别名地黄(《别录》,白河车(王安卿《采药志》),牛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四叶参(《苏南种子植物》),白蟒肉、山胡萝卜(《东

  • 红头翁

    药材名称红头翁拼音Hónɡ Tóu Wēnɡ别名蛆药、地皮消、地皮胶、刀口药来源爵床科芦莉草属植物芦莉草Ruellia drymophila (Diels) Hand.-Mazz.

  • 卷毛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卷毛婆婆纳药材名称卷毛婆婆纳别名邓木扯[藏名]来源玄参科卷毛婆婆纳Veronica teucri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四川、新疆北部。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和合草

    药材名称和合草拼音Hé Hé Cǎo别名合情草、合掌草、合叶草、土蛇床、午时合、对叶接骨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排钱金不换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subopposita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