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峨眉黄芩

峨眉黄芩

药材名称峨眉黄芩

拼音é Méi Huánɡ Qín

英文名Omei Skullcap

别名藿香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峨眉黄芩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omeiensis C. Y. Wu.

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节上具匍匐枝。茎直立,高50-100cm,钝四棱形,深四槽,沿棱角上密生白色贴伏疏柔毛,茎中部叶柄长达1.7cm,腹凹背凸,被白色贴伏柔毛;叶片坚纸质,卵圆形或长卵形,长2-5cm,宽1-3cm,茎中部者最大,茎的两端者渐小,先端短渐尖至长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平截而下延,边缘具圆具,上面散布下面仅沿脉上被白色具节小疏柔毛。花序总状,顶生或腑生,长3.5-9cm,少花,花序轴密被白色上曲微柔毛;花梗长3mm,密被具腺微柔毛;苞片卵圆形或长圆形,在花序中部以上者长4-7mm,均具短柄,全缘,被稀疏白色微柔毛;花萼长约2.5mm,果时长约4mm,被具腺微柔毛,口部上方边缘被具节疏柔毛,盾片极发达,高2.2mm,果时竖起呈倒卵形,高达5mm。花冠黄色至紫红色,长约2.2cm,外被具腺短柔毛,内无毛,冠筒中部直径1.8mm,基部前方稍膝油状膨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半圆形,宽2.8mm,内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两侧裂片卵圆形,宽约2mm;雄蕊4,前对较长,微露出,具能育半药,退化半药明显,后对雄蕊较短,具全药;花柱丝状,先端锐尖,微裂;花盘前方隆起,后方延伸成极短的子房柄;子房4裂,后对裂片稍发达。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亚热带阔叶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南部。

功能主治化湿和中;除秽止呕。主湿滞痞满;霍乱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四川中草药》:民间用于藿乱呕吐,又有除风去臭的功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剪夏萝

    药材名称剪夏萝别名山茶田来源石竹科剪夏萝Lychnis. coronata Thunb.,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性味甘,寒。功能主治解热,镇痛,消炎,止泻。主治感冒,关节炎,腹泻;外用治

  • 紫萁苗

    药材名称紫萁苗拼音Zǐ Qí Miáo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萁科植物紫萁的嫩苗或幼叶柄上的绵毛。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munda japonica Thunb.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

  • 荭草根

    药材名称荭草根拼音Hónɡ Cǎo Gēn别名水红花根、红蓼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荭蓼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orientale L.采收和储藏:夏、秋挖取根部,洗净,晒干

  • 大泡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泡通药材名称大泡通拼音Dà Pào Tōnɡ别名泡通、大木通、隔子通、饭包叶、三叉木、豆豉叶、大豆豉叶、牛嗓管、伞把木、大通塔来源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白背鹅掌柴

  • 小万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万年草药材名称小万年草拼音Xiǎo Wàn Nián Cǎo别名石豆瓣来源景天科小万年草Sedum subtile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

  • 横经席

    《全国中草药汇编》:横经席药材名称横经席拼音Hénɡ Jīnɡ Xí别名篦子王、梳篦王、薄叶红厚壳、独角风、铁将军、跌打将军、碎骨莲、皮子黄来源藤黄科胡桐属植物薄叶胡桐Caloph

  • 鲚鱼

    《中药大辞典》:鲚鱼药材名称鲚鱼拼音Jì Yú别名鮤、鱴刀(《尔雅》),,刀鱼(《说文》),望鱼(《魏武食制》),鰽鱼(《异物志》),江鲚(《本经逢原》),麻鲚(《本草求原》),子

  • 地牯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牯牛药材名称地牯牛拼音Dì Gǔ Niú别名倒推车、倒退牛、地股牛、山老牛、蚁狮、蚁地狱、地拱、沙虱、沙挼子、摇摇锅、砂牛、倒后虫、退退窝窝、啊喽喽来源脉翅目

  • 杉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杉木药材名称杉木拼音Shā Mù别名杉、杉树、正杉、刺杉、天蜈蚣、千把刀来源为杉科杉属植物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以

  • 羊红膻

    药材名称羊红膻拼音Yánɡ Hónɡ Shān英文名all-grass of Thellung Pimpinella别名羊洪膻、六月寒出处始载于《陕北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缺刻叶茴芹的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