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岩藿香

岩藿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藿香

药材名称岩藿香

别名方茎犁头草犁头草

来源唇形科岩藿香Scutellaria franchetiana Lev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消肿,止咳。

风湿咳嗽:岩藿香、鱼腥草各5钱,水煎服。

跌打红肿:鲜品捣烂,包敷患处,并用1两加酒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岩藿香

药材名称岩藿香

拼音Yán Huò Xiānɡ

别名犁头草、方茎犁头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岩藿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franchetiana Lev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岩藿香,多年生上升草本。根状茎横走,密生采根,节上生匍匐枝。茎高30-70cm,锐四棱形,被上曲微柔毛,棱上较密。茎叶具柄,柄长3-10mm;或片草质,卵圆形至卵圆状披针形,长1.5-3(-4.5)cm,宽1-2(-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心形3(-4.5)cm,宽1-2(-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心形,边缘每侧具3-4个大牙齿,两面略被微柔毛。总状花序在茎中部以上叶腋内腑生,长(1-)2-9cm,向茎端渐变短;苞片均叶状,细小;小苞片条形;花萼长约2.5mm,果时长约2.5mm,果时长约4mm,盾片高约3mm,果时增大;花冠紫色,长棕达2.5cm,花冠筒基部膝曲,微囊状增大,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雄蕊4,前对较长;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花盘前方稍隆起。小坚果黑色,卵球形,具瘤,腹面基部有果脐。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30-1500(-2300)m的山坡湿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暑清热;活血解毒。主感冒暑湿;风热咳嗽;风湿痹痛;痱子;跌打损伤;蜂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掌七

    药材名称鸡掌七拼音Jī Zhǎnɡ Qī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粗糙红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iola scabrida(Franch.)S.H.Fu[Sedum scabridum

  • 鹳肉

    《中药大辞典》:鹳肉药材名称鹳肉拼音Guàn Ròu出处《河北中医药集锦》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肉。功能主治《河北中医药集锦》:"治干血痨,经血不来,身痛发烧,喘咳。捞鱼鹳

  • 浮小麦

    《全国中草药汇编》:浮小麦药材名称浮小麦拼音Fú Xiǎo Mài来源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果实成熟时采收,取瘪瘦轻浮与

  • 剪夏罗根

    药材名称剪夏罗根拼音Jiǎn Xià Luó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剪夏罗的根茎及根。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功能主治治关节不利,腹泻,蛇缠。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羊肉

    《中药大辞典》:羊肉药材名称羊肉拼音Yánɡ Ròu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肉。原形态①山羊(陶弘景)体长1~1.2米。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皆有

  • 檵花叶

    《中药大辞典》:檵花叶药材名称檵花叶拼音Jì Huā Yè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叶或茎叶。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鞣质和没食子酸。药理作用抗菌作用。叶的提取物在试

  • 月季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月季花药材名称月季花拼音Yuè Jì Huā英文名FLOS ROSAE CHINENSIS别名月月红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月季Rosa chinensis Jac

  • 观音苋根

    药材名称观音苋根拼音Guān Yīn Xiàn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观音苋的根。性味《重庆草药》:"味淡,性温,无毒。"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治产后停瘀腹痛,

  • 肉连环

    《全国中草药汇编》:肉连环药材名称肉连环别名九子连环草、竹叶石风丹来源兰科虾脊兰属植物三褶虾脊兰Calanthe tricarinata Lindl.,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辛、甘,温。功

  • 毛叶嘉榄

    药材名称毛叶嘉榄拼音Máo Yè Jiā Lǎn别名棵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羽叶嘉榄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ga pinnata Rox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刮去粗皮,切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