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百部

山百部

药材名称山百部

拼音Shān Bǎi Bù

别名山扫帚、山漏芦、铁扫把、滇百部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百合科植物山百部块根。冬季挖根,洗净,除去须根,煮沸约半小时后.去皮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5~100厘米。根茎横生,簇生肉质根十数条,先端膨大呈纺锤形。茎基部带棕色,分枝多数,叶退化成卵状三角形鳞片,浅棕色,先端钻形;叶腋簇生叶状枝5~12收,丝状,长3~7毫米。花小,白色,单生叶腋,花冠钟状,先端6裂,排成2轮。浆果小球形。种子细小。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治咳嗽痰多气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剑叶紫金牛

    药材名称剑叶紫金牛拼音Jiàn Yè Zǐ Jīn Niú别名开喉箭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剑叶紫金牛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ensifolia Walke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 白乳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乳菇药材名称白乳菇别名辣味乳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白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 (L. ex Fr.) Gray,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林

  • 山海螺

    《中药大辞典》:山海螺药材名称山海螺拼音Shān Hǎi Luó别名地黄(《别录》,白河车(王安卿《采药志》),牛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四叶参(《苏南种子植物》),白蟒肉、山胡萝卜(《东

  • 荔枝叶

    《中药大辞典》:荔枝叶药材名称荔枝叶拼音Lì Zhī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枝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生草药性备要》:"浸水数日,贴烂脚。&qu

  • 鹧鸪脂

    《中药大辞典》:鹧鸪脂药材名称鹧鸪脂拼音Zhè Gū Zhī别名鹧鸪脂膏(《纲目》)。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功能主治《本草

  • 羊吊钟

    药材名称羊吊钟别名玉吊钟来源景天科羊吊钟Kalanchoe verticillata Ellio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烧烫伤,外伤出血:用鲜全草捣烂外敷。疮疖红肿

  • 走马芹

    药材名称走马芹拼音Zǒu Mǎ Qín别名野白芷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下延古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changelica decurrens Ledeb.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去其茎

  • 山马豆根

    药材名称山马豆根拼音Shān Mǎ Dòu Gēn别名山豆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云南野豇豆的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云南野豇豆,又名

  • 槠子

    《中药大辞典》:槠子药材名称槠子拼音Zhū Zǐ别名株子(《饮膳正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种仁。原形态①苦槠又名:血槠(《纲目》),槠栗。常绿乔木,高5~10米。枝条稠密;

  • 竹叶菜

    《中药大辞典》:竹叶菜药材名称竹叶菜拼音Zhú Yè Cài别名马耳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福建民间草药》),火柴头(《苏南种子植物》),千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