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木通

山木通

《中药大辞典》:山木通

药材名称山木通

拼音Shān Mù Tōnɡ

别名冲倒山、千金拔、天仙菊(《江西草药》),蓑衣藤,万年藤(《湖南药材》),大叶光板力刚(《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大木通(《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毛茛科植物山木通根、茎、叶

原形态半常绿攀缘灌木。高4~13米。茎红褐色,有条纹,无毛,有时稀生短毛。3出复叶,间有单叶,对生;叶柄旋卷;小叶披针形、宽卵形或卵状长方形,长5~12厘米,宽2~4.5(~7)厘米,基部心形或圆形,先端尖或长尖。全缘,革质。单花或3花,有时5花成总状花序,腋生;苞片线形,长尖或先端具3齿,有短直毛;花梗长5~12厘米,小苞片2,线形,有毛;花柄中间有时有微小苞片;花白色,直径3~5厘米,花被4,有时较多,披针形,下面沿边有密绒毛,雄蕊多数,花丝扁;雌蕊甚密,子房及花柱均有长直毛。瘦果纺锤形而扁,长5毫米,有黄色直毛,柱头宿存,有羽状毛。

生境分部分布我国长江流域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江西草药》:"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风湿关节肿痛,肠胃炎,疟疾,乳痈,牙疳,目生星翳。

①《植物名实图考》:"茎:通窍,利水。"

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叶:治关节肿痛,捣烂敷贴,作发泡剂;根:治目生星翳,捣烂,布包塞鼻中。"

③《江西草药》:"活血止痛,祛风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痛,胃肠炎,疟疾,走马牙疳,角膜溃疡,乳痈,痔核肿痛,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1~3钱;叶0.5~1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塞鼻。

复方①治风湿性腰痛:山木通根五钱。研末,猪腰子一对,剖开刮去白膜,药末放猪腰子内,莱叶包裹,煨熟服。忌盐。

②治走马牙疳:山木通鲜根适量。捣烂,捏成蚕豆大,敷前额中央部,每日一次。

③治跌打损伤:山木通茎叶(鲜)二两,茜草根五钱。水酒煎服,每日一剂。

④治各种骨梗喉:山木通根、砂糖、白酒各一两。水煎服。(选方出《江西草药》)

备注本植物的根,在广西、江西等地作威灵仙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山木通

药材名称山木通

拼音Shān Mù Tōnɡ

英文名Stem of Finet Clematis

别名搜山虎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山木通的根、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matis finetiana Lévl.et Vant.[C.pavoliniana Pamp.]

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山木通,木质藤本,长达4m,无毛。叶对生,三出复叶;叶柄长5-6cm;小叶片薄革质,卵状披针形、狭卵形或披针形,长3-13cm,宽1.5-5.5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全缘,两面无毛,脉在两面隆起,网脉明显。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有1-7朵花,在叶腋分枝处常有多数三角形宿存芽鳞,长5-8mm;苞片小,钻形,有时下部苞片为三角状披针形,顶端3裂;花两性,花梗长2.5-5cm,萼片4,开展,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1.8cm,白色,外面边缘密生短绒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1cm,无毛,花药狭长圆形,药隔明显;心皮多数,被柔毛。瘦果狭卵形,稍弯,长约5mm,有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达3cm。花期4-6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林溪边或路旁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藤茎圆柱形,红褐色,有纵条纹,稀生短毛或无毛。叶对生;三出复叶,基部有时为单叶;叶柄旋卷;小叶片卵状披针形、狭卵形或卵形,长3-9cm,宽1.5-3.5c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浅心形或斜肾形,全缘,无毛。稍革质,易碎。气微,味苦。

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利尿通淋。主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便不利;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可用至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发泡。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茎:通窍,利水。2.《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叶:治关节肿痛,捣烂敷贴,作发泡剂;根:治目生星翳,捣烂,布包塞鼻中。3.《江西草药》:活血止痛,祛风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痛,胃肠炎,疟疾,走马牙疳,角膜溃疡,乳痈,痔核肿痛,肠风下血。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辽瓦松

    药材名称辽瓦松拼音Liáo Wǎ Sōnɡ别名瓦松、干滴落、酸塔、酸溜溜。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狼爪瓦松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ostachys cartilaginea A. Bor

  • 毛节兔唇花

    药材名称毛节兔唇花拼音Máo Jié Tù Chú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节兔唇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chilus lanatonodus C.Y.Wu et Hsuan

  • 鸡骨菜

    药材名称鸡骨菜拼音Jī Gǔ Cài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垂枝双楯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6米。幼枝有短柔毛。单叶对生,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短尾

  • 高山金挖耳

    药材名称高山金挖耳拼音Gāo Shān Jīn Wā ěr别名挖耳子草来源菊科高山金挖耳Carpesium lipskyi C. Wink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

  • 异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异叶鳞始蕨拼音Yì Yè Lín Shǐ Jué英文名Different-leaf Lindsaea出处始载于《蕨类名同及名乐》。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异叶鳞始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桃树胶

    药材名称桃树胶拼音Táo Shù Jiāo别名桃胶来源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树干上流出的树脂。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活血,益

  • 星色草

    药材名称星色草拼音Xīnɡ Sè Cǎo别名满天星草、广白头翁[广东]来源石竹科白鼓钉属植物白鼓钉Polycarpaea corymbosa Lam.的全草。春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淡,凉。

  • 七星剑

    《中药大辞典》:七星剑药材名称七星剑拼音Qī Xīnɡ Jiàn别名小叶不红、假芥兰、星色草(《生草药性备要》),独行千里(《本草求原》),野香薷(《岭南草药志》),小叶荠薴(《广西植物名录

  • 萼果香薷

    药材名称萼果香薷拼音è Guǒ Xiānɡ Rú别名香薷(《新疆中草药手册》),土香薷(《西藏常用中草药》)。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萼果香蒲的全草。夏、秋花初开时采

  • 崖棕根

    《中药大辞典》:崖棕根药材名称崖棕根拼音Yá Zōnɡ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崖棕的根。原形态崖棕,又名:宽叶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茎丛生,横走;茎侧生,高达30厘米,扁而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