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金发藓

小金发藓

药材名称小金发藓

拼音Xiǎo Jīn Fā Xiǎn

别名红孩儿、止血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发藓科植物东亚小金发藓的植物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um inflexum(Lindb.)Lac.[Polytricum inflexum Lindb.]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物体暗绿色、绿色,老时黄褐色。茎单一直立,稀分枝,高2-8cm,基部密生假根。干时叶紧围茎曲卷,湿时叶片倾立,如杉树苗叶状;叶片基部椭圆、内凹,半鞘状,上部阔披针形,长6-7mm,宽0.4-0.7mm,叶缘中上部具红色锯齿,由2-3枚细胞组成;中肋较粗,达叶尖,栉片布满腹面,约30条,高4-6个细胞,顶细胞大,内凹。雌雄异株,雄株较小,顶端精子器呈花蕾状;雌株蒴柄长2-4cm,橙黄色;孢蒴圆柱形,具长喙;蒴帽兜形,被黄白色下垂长绒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湿土上或岩石薄土上。全年可见。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株丛集在一起的团块,茎长2-8cm,暗绿色或黄褐色。湿润分离后,每株茎单一,基部密生细假根。叶阔披针形,渐尖,基部圆卵形,内凹,半鞘状,边缘有粗锯齿;中肋粗,长达叶尖,腹面布满栉片。有的可见细长蒴柄,橙黄色。孢蒴圆柱形,蒴盖有长喙,蒴帽密布黄色长毛。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栉片细胞4-6个,单行排列,顶端细胞向内凹陷;叶缘锯齿,由2-3个细胞构成。

化学成分含牛磺酸(taurine)。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镇静安神;散瘀;止血。主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跌打损伤;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荠苨苗

    药材名称荠苨苗拼音Qí Nǐ Miáo别名隐忍(陶弘景)出处《纲目》来源为桔梗科植物荠苨的苗叶。性味《纲目》:"甘苦,寒,无毒。"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qu

  • 羊毛草根

    药材名称羊毛草根拼音Yánɡ Máo Cǎo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鹿耳翎"条。性味性凉,味辛。功能主治调气,补虚,

  • 了哥王根

    《中药大辞典》:了哥王根药材名称了哥王根拼音Le Gē Wánɡ Gēn别名毒除根(《岭南采药录》),地棉根(《广州植物志》),定元根(《广西中兽医药植》),鱼胆根(《南宁市药物志》),地谷

  • 苦良姜

    药材名称苦良姜拼音Kǔ Liánɡ Jiānɡ别名老虎姜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小花盾叶薯蓣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arviflora C.T.Tin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

  • 清明菜

    药材名称清明菜拼音Qīnɡ Mínɡ Cài别名铜钱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淡黄香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phalis flauescens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金刚藤

    药材名称金刚藤拼音Jīn Gānɡ Ténɡ别名菝葜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8~9月挖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攀援木本,茎实心,无刺。根茎才;质,结节状。叶

  • 马甲子根

    《中药大辞典》:马甲子根药材名称马甲子根拼音Mǎ Jiǎ Zǐ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根。10~11月采根,切片晒干。原形态马甲子,又名:铁篱笆(《草木便方》),竻仔、雄虎

  • 牯岭凤仙花

    药材名称牯岭凤仙花拼音Gǔ Lǐnɡ Fènɡ Xiā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牯岭凤仙花的全草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davidii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

  • 马鬃

    《中药大辞典》:马鬃药材名称马鬃拼音Mǎ Zōnɡ别名马髻毛(《别录》),马牦(《千金方》)。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毒性《纲目》:"有毒。"功能主治治女子

  • 紫茎

    药材名称紫茎拼音Zǐ Jīnɡ别名帽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紫茎或长柱紫茎的树皮、根或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tewartia sinensis Rehd.et Wils.[S.gem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