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太阳针

太阳针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阳针

药材名称太阳针

拼音Tài Yánɡ Zhēn

来源珠藓科平珠藓属植物平珠藓Plagiopus oederi (Gunn.)Limpr.,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挤出水后阴干。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镇静安惊。用于失眠心慌,癫痫。

用法用量2~3钱。

备注(1)并齿藓Tetraplodon bryoides (Zoeg.)Lindb.,与前种功用相似,同等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太阳针

药材名称太阳针

拼音Tài Yánɡ Zhēn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珠藓科植物平珠藓全草。全年可采收,挤出水后阴干用。

原形态植物体密集呈大片垫状群落,高3~10厘米,上部绿色,下部黄棕色。茎直立,又状分枝,全部密被假根,横切面呈三角形。叶披针形,具长尖,边缘有双列锐齿,中肋强,在叶尖部消失,近尖端有锯齿。蒴柄紫红色,长约1厘米;孢蒴直立,近卵形,棕色。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石灰岩上。分布新疆、陕西,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镇静安神。治心慌心烦,痫症,中风不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复方治心慌心烦:太阳针、石豇豆各一至二钱,白糖为引,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太阳针

药材名称太阳针

拼音Tài Yánɡ Zhēn

英文名annotinum Plagiopus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壶藓科植物并齿藓Tetraplodonbryoides(Zoeg.)Lindb.与平珠藓功用相同。叶为宽倒卵形,内凹,基部渐狭,顶部具细长尖,全缘,中肋突出或成尾状尖。孢蒴圆筒形,壶部小,台部肥大长于壶部,黄棕色。蒴齿单层。蒴盖钝圆锥形。蒴帽圆锥状钟形,一侧开裂。分布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和陕西太白山等山地,常生于鸟粪土上或腐败动物尸体上。

来源药材基源:为珠藓科植物平珠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pus oederi(Brid.) Limpr.[Bartramia oederi Brid.]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收,挤出水后阴干用。

原形态平珠藓,植物体密集呈大片垫状群落,高3-10cm,上部绿色,下部黄棕色。茎直立,叉状分枝,全部密被假根,横切面呈三角形。叶披针形,具长尖,边缘有双列锐齿,中肋强,在叶尖部消失,近尖端有锯齿。蒴柄紫红色,长约1cm;孢蒴直立,近卵形,棕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流水或滴水石壁上或沼泽地。春秋季习见。

资源分布: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新疆、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淡;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镇静安神。主心慌;心烦;痫症;中风不语;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黄唇鱼心

    药材名称黄唇鱼心拼音Huánɡ Chún Yú Xīn来源药材基源:为石首鱼科动物黄唇鱼的心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haba flovolabiata ( Lin).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取出心

  • 石老虎

    药材名称石老虎别名石参、岩五加、石丁香来源茜草科石老虎Hymenopogon parasiticus Wall. var. longiflorus How,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

  • 阔叶石韦

    药材名称阔叶石韦拼音Kuò Yè Shí Wéi英文名Wide-leaf Pyrrosia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阔叶石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rosi

  • 芙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芙蓉花药材名称芙蓉花拼音Fú Rónɡ Huā功能主治对于一切疮痈肿毒、乳痈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肿止痛;已成者内服,有排脓之功。有可治肺痈,单用鲜花一至二两(干

  • 赤铜屑

    《中药大辞典》:赤铜屑药材名称赤铜屑拼音Chì Tónɡ Xiè别名热铜末(《圣惠方》),铜末(《朝野佥载》),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纲目》),红铜未(《本草汇言》)

  • 猬胆

    药材名称猬胆拼音Wèi Dǎn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功能主治《纲目》:"点目止泪;化水涂痔疮。&qu

  • 东风草

    药材名称东风草拼音Dōnɡ Fēnɡ Cǎo别名九里明、九里光、千里光、毛千里光、黄花地胆草、大头艾纳香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东风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megacephala(

  • 羊蹄草

    《中药大辞典》:羊蹄草药材名称羊蹄草拼音Yánɡ Tí Cǎo别名紫背草(《植物名实图考》),假芥兰、爆仗草(《岭南采药录》),红背叶(《广州植物志》),叶下红、喇叭红草(《福建民

  • 檀根

    《中药大辞典》:檀根药材名称檀根拼音Tán Gē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黄檀的根皮。原形态黄檀,又名:檀、水檀(《本草拾遗》),望水檀(《群芳谱》)。乔木,高7~20米。树皮暗灰色,

  • 顶头马蓝

    药材名称顶头马蓝拼音Dǐnɡ Tóu Mǎ Lán别名癣药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头马蓝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rphochlamys affinis (Griff.) Bre-m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