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黄草

大黄草

药材名称大黄草

拼音Dài Huánɡ Cǎo

别名大红草、白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圆叶艾纳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oblongifolia Kitam.[B.malabarica auct.non Hook.f .; B.clarkei auct.non Hook. 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长圆叶艾纳香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纺锤状。茎分枝,具条棱,上部被较密长的毛,节间长2-4cm。基部叶常小于中部叶;中部叶长圆形或狭椭圆状长圆形,长9-14cm,宽3.5-5.5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楔状渐狭,的无柄,边缘狭反卷并有硬重锯具有,上面被短柔毛,下面被稀疏长柔毛;中脉两面凸起,侧脉5-7对;上部叶渐小,无柄,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4-5.5cm,宽1-1.5cm,边缘具尖齿或角状疏齿,稀全缘。头状花序多数,排成顶生开展的疏圆锥花序;花序柄长达2cm,被密长柔毛;总苞球状钟形;总苞片约4层,绿色,外层线状披针形,背面被线状披针形,背面被密长柔毛,中、内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背面被柔毛;花托蜂窝状,被白色粗毛;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檐状3-4齿裂;两性花较少数,花冠管状,檐部5裂,被白色疏毛和密腺体。瘦果圆柱形,被疏白色粗毛,具条棱;冠毛白色,糙毛状。花期8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草地或山谷溪流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具条棱,下部被疏毛或脱毛,上部被较必密且长的毛。叶多皱缩,完整叶长圆形或苌圆状披针形,基部楔状渐狭,顶端短尖或钝,边缘狭及卷并有不规则的硬重锯齿,两面被柔毛,中脉凸起,网脉在下面明显。总苞于状钟状;总苞片绿色,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尾尖,边缘干膜质,背面被柔毛;花托被白色粗毛。花黄棕色,多数脱落。味苦,微辣。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急性支气管炎;肠炎;痢疾;急性肾炎;尿路感染;多发性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杉藻

    药材名称小杉藻拼音Xiǎo Shān Zǎo英文名Fir Algae别名茶米菜、小杉海苔、小葡萄藻、茶叶藻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杉藻科植物小杉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g

  • 田唇乌蝇翼

    《中药大辞典》:田唇乌蝇翼药材名称田唇乌蝇翼拼音Tián Chún Wū Yínɡ Yì别名水老虎、水百足、黄花儿(《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全展资料选编

  • 大荨麻

    药材名称大荨麻别名云南荨麻来源荨麻科大荨麻Urtica mairei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痒。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痛,劳伤疼痛,疝痛,水肿,

  • 拟进里香

    药材名称拟进里香拼音Nǐ Jìn Lǐ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拟百里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 proximus Serg.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拟

  • 水苏根

    药材名称水苏根拼音Shuǐ Sū Gēn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根茎。7~8月间结果后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苏"条。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

  • 腥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腥藤药材名称腥藤别名赤苍藤、土白芍、假黄藤来源铁青树科腥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um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

  • 豆渣树

    药材名称豆渣树拼音Dòu Zhā Shù别名冬瓜木、红皮岭麻、鹿食、白花盏、高山望、白苍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安息香科植物赤杨叶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iphyllum fortunei (H

  • 梓白皮

    《中药大辞典》:梓白皮药材名称梓白皮拼音Zǐ Bái Pí出处《本经》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根皮于春、夏两季挖采,洗去泥沙,将皮剥下,晒干。原形态梓(《本经》),

  • 貒骨

    《中药大辞典》:貒骨药材名称貒骨拼音Tuàn Gǔ别名土猪骨(《四川中药志》)。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四肢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貒肉"条。生境分部产于四川。

  • 柏子仁

    《中国药典》:柏子仁药材名称柏子仁拼音Bǎi Zǐ Rén英文名SEMAN PLATYCLADI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