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板山蚤缀

大板山蚤缀

药材名称大板山蚤缀

拼音Dà Bǎn Shān Zǎo Zhuì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大板山蚤缀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aria tapanshanensis Tsui

采收和储藏:6-7月采集全草,晾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10cm。茎簇生,下部具柔毛,上部具黑色腺柔毛。茎下部的叶鳞片状,长3-4mm,宽1-1.5mm;茎上部的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0.5-1.5cm,宽1.5-5mm,先端急尖,边缘近先端具稍硬柔毛,基部狭窄,中肋显着。聚伞花序,1-3花;花梗长0.5-1.5cm,密被黑色腺柔毛;萼片5,长圆状披针形,长5-8mm,宽2-3mm,先端急尖,边缘狭膜质,2轮,内轮仅背面中部被黑色腺柔毛,而外轮则背面和边缘均被黑色腺柔毛;花瓣5,倒卵形,长0.7-1cm,宽约4mm,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爪,白色;雄蕊10,花丝扁,纤细,长5-6mm,花药黑紫色;子房椭圆形,具柄,长约2mm,含6-8(-13)枚胚珠,花柱2,长2.5mm。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0-4400m的高山草甸或高山砾石带。

资源分布:产于青海黄南、海北等地。

性味淡;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风湿热痹;腹水;小便不利;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杨叶

    药材名称黄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Yè别名黄杨脑。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M.Cheng或雀舌黄杨Buxus bodinieri L

  • 蝼蛄

    《全国中草药汇编》:蝼蛄药材名称蝼蛄拼音Lóu Gū别名拉拉蛄、土狗来源蝼蛄科昆虫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rois或大蝼蛄G. unisp

  • 扁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果药材名称扁果来源漆树科扁果Rhus paniculata Wall.,以皮、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皮:苦、涩,凉。果:酸、涩,凉。功能主治消炎,收敛,舒筋活血。主治扁桃腺炎

  • 苦树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树皮药材名称苦树皮拼音Kǔ Shù Pí别名苦通皮、马断肠、吊杆麻、菜虫药、老虎麻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i

  • 血风藤

    《中药大辞典》:血风藤药材名称血风藤拼音Xuè Fēnɡ Ténɡ别名青藤、铁牛入石、青筋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翼核果的根、茎。全年可

  • 地椒

    《中药大辞典》:地椒药材名称地椒拼音Dì Jiāo别名地花椒(《海上名方》),百里香(《植物学大辞典》),山椒(《中国药植图鉴》),山胡椒(《辽宁经济植物志》)。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唇形科

  • 美丽鳞毛蕨

    药材名称美丽鳞毛蕨拼音Měi Lì Lín Máo Jué别名花叶狗牙七、金毛狗脊来源蕨类鳞毛蕨科美丽鳞毛蕨Dryopteris laeta (Komar.)

  • 阴蚼

    药材名称阴蚼拼音Yīn Qú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平胸龟科动物大头平胸龟的全体。原形态体略呈扁圆形,腹背均有坚硬的鳞甲,甲长约16厘米,宽约12厘米。头大,不能缩入甲内;头部覆有整块的角质鳞

  • 冷饭果

    《中药大辞典》:冷饭果药材名称冷饭果拼音Lěnɡ Fàn Guǒ别名糯米果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种植物臭荚蒾的叶、果。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半常绿灌木,高2~3米。小枝浅褐色,

  • 臭常山

    药材名称臭常山别名和常山、胡椒树、日本常山来源芸香科臭常山属植物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以根、茎、叶入药。根、茎四季可采,晒干;叶夏秋采集,鲜用。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