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兰屿肉豆蔻

兰屿肉豆蔻

药材名称兰屿肉豆蔻

拼音Lán Yǔ Ròu Dòu Kòu

来源药材基源:为肉豆蔻科植物台湾肉豆蔻的种仁和假种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stica cagayanensin Merr.

采收和储藏:种仁:12月翌年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皮,剥去假种皮,烘干。假种皮:取出种仁后,将新鲜的假种皮风干至色泽发亮,争缩,再压扁,晒干。

原形态台湾肉豆蔻,乔木,高达20m,胞径1m。叶互生;叶柄长1.6-2.5cm,无毛;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长椭圆形,长15-25cm,宽4-8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通常钝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干时上面褐色,微有光泽,第三次小脉在上面隐约可见,下面不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假伞形,花被钟状,裂片3,三角状卵形,花药条形,花丝合生成雄蕊柱;雌花1-2朵腋生,花被与雄花相似,雌蕊1,无花柱。果序轴较粗,着生成熟果1-2个,果卵状椭圆形,长约5cm,直径约3cm,外面密被极短的锈色星状绒毛;假种皮红色,条裂状,种子光滑,径约4cm。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台湾省南部兰屿及绿岛低海拔原生林中。

资源分布:台北植物园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种仁卵圆形或圆形,长4-5,直径约4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较光滑,宽端有浅色圆形隆起状种脐,另一端可见凹陷的合点。质坚硬,难破碎。气芳香,味辛微苦。

化学成分含有木脂素,台湾肉豆蔻脂素(cagayanin)。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健胃消食。主脘腹胀满;食少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八角莲

    药材名称水八角莲拼音Shuǐ Bā Jiǎo Li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水八角莲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ysosma difformis(Hemsl.et Wils.)T.H.Wang[

  • 白苏梗

    《中药大辞典》:白苏梗药材名称白苏梗拼音Bái Sū Gěnɡ出处《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茎。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老茎,除去果实及枝叶,晒干。生境分部产江苏、安徽、四川、

  • 枣树皮

    《中药大辞典》:枣树皮药材名称枣树皮拼音Zǎo Shù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树皮,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镰刀,从枣树主干上将老皮刮下,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

  • 大五爪金龙

    药材名称大五爪金龙拼音Dà Wǔ Zhǎo Jīn L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显孔崖爬藤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lenticellatum C.Y.Wuex W.

  • 银南星

    药材名称银南星拼音Yín Nán Xīnɡ英文名Highsheath Arisaema别名银半夏、地珠半夏、银半夏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银南星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红紫珠

    《中药大辞典》:红紫珠药材名称红紫珠拼音Hónɡ Zǐ Zhū别名野蓝靛(《广西中兽医药植》)。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红紫珠的叶。原形态红紫珠,又名:对节树、小红米果、红叶紫

  • 接骨木根

    《中药大辞典》:接骨木根药材名称接骨木根拼音Jiē Gǔ Mù Gē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根或根皮。9~10月采挖。洗净,晒干。性味①《分类草药性》:"甘,平,

  • 豆豉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豉草药材名称豆豉草拼音Dòu Chǐ Cǎo别名通经草、蛇头细辛、疳积药来源败酱科缬草属植物岩边香Valeriana hardwickii Wall.,以根或全草入药。

  • 麋茸

    《中药大辞典》:麋茸药材名称麋茸拼音Mí Ró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未骨化而带有茸毛的幼角。原形态麋鹿,又名:麋(《庄子》),四不象(《黑龙江外记》)。体长约2米,

  • 茜草根

    药材名称茜草根拼音Qiàn Cǎo Gēn别名血见愁(《土宿本草》),过山龙(《格致余论》),地苏木、活血丹(《纲目拾遗》),红龙须根(《贵州民间方药集》),沙茜秧根(《河南中药手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