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八目鳗

八目鳗

药材名称八目鳗

拼音Bá Mù Mán

别名七鳃鳗(薛德熵《系统动物学》),七星子鱼(《吉林中草药》)。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

原形态全体近圆筒形,尾部侧扁。体长可达60厘米以上。头的两侧各有7个分离的鳃孔,与眼排成一直行,形成8个象眼的点,故通称八目鳗。鼻孔单个,位于头背面两眼的中间,后方有一白色皮斑。头前腹面有呈漏斗状吸盘,张开时呈圆形,周缘皱皮上有许多细软的乳状突起。口在漏斗底部,口两侧有许多黄色角质齿,口内有肉质呈舌形的活塞,其上亦有角质齿。肛门位于躯干与尾部交界处,肛门前有一泌尿生殖突。皮肤柔软而光滑,无鳞,侧线不发达。无偶鳍。背鳍两个,基长约相等,后面的背鳍与尾鳍相联,鳍条软而细密。生活时背呈青色带绿,腹部灰白色略带淡黄。

生境分部部分时期栖息于海中,成长后游至淡水河流中产卵,为洄游性鱼类。常以吸盘吸附子其他鱼体上,吸食其血肉。分布我国东北之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松花江等河流中。

化学成分肉中维生素A的含量较一般鱼类为高,每克约含99~980国际单位(平均300国际单位)。其次,在肝、肾、生殖腺及大肠中亦含有之,特别在睾丸与小肠中的含量更高。在鱼皮中维生素B1与维生素B12的含量远较其他鱼类为高,腹皮中的含量比背皮高。

功能主治治夜盲症、角膜干燥。

《吉林中草药》:"滋补强壮。治口眼歪斜:七星子鱼捣烂涂敷。向左歪敷右面,向右歪敷左面。"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叶藤药材名称白叶藤别名红藤仔、飞扬藤、胱皮藤、红丝线、扛棺回[海南]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白叶藤Crytolepis sinensis (Lour.) Merr.,以全株入药。全

  • 独行千里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行千里药材名称独行千里拼音Dú Xínɡ Qiān Lǐ别名独虎龙、扣钮子、膜叶槌果藤、落地金鸡、勒儿根、下洞底、落杆薯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独行千里Capp

  • 花拐藤根

    《中药大辞典》:花拐藤根药材名称花拐藤根拼音Huā Guǎi Ténɡ Gēn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帘子藤的根。随时可乘,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帘子藤,又名:花拐藤。常绿攀援藤本

  • 柞树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柞树皮药材名称柞树皮拼音Zhà Shù Pí别名柞树、橡子树、青风栎、小叶槲树来源壳斗科栎属植物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的树皮,其叶也入药。春季剥皮,

  • 矩形叶鼠刺

    《中药大辞典》:矩形叶鼠刺药材名称矩形叶鼠刺拼音Jǔ Xínɡ Yè Shǔ Cì别名鸡骨柴、牛皮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老茶王、华鼠刺(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浙

  • 大叶千斤拔根

    药材名称大叶千斤拔根拼音Dà Yè Qiān Jīn Bá Gēn别名天根不倒(《贵州民间药物》),千斤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

  • 凤仙

    药材名称凤仙拼音Fènɡ Xiān别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纲目》),透骨草、凤仙草(《珍异药品》),小粉团(《分类草药性》),满堂红(《浙江中药手册》)

  • 小羊肚菜

    药材名称小羊肚菜别名小羊肚菌、美味羊肚菌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小羊肚菜Morchella deliciosa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生于稀疏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

  • 红毛毡

    药材名称红毛毡拼音Hónɡ Máo Zhān别名毛青杠、虎舌红、毛凉伞、红胆、红八爪、红毛针、山猪耳、毛虫药、红毛走马胎、红毛山豆根、铺地毡、红地毡、乳毛紫金牛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

  • 席草

    药材名称席草别名茳芏蒲草、短叶茳芏、咸水草来源莎草科席草Cyperus malaccensis Lam. var. btevifolius Bocklr.,以根、根状茎及花入药。生境分部四川及南方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