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光刺长突球

光刺长突球

药材名称光刺长突球

拼音Guānɡ Cì Chánɡ Tū Qiú

别名仙人掌、光刺乳突球、长突仙人掌、八卦掌

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光刺长突球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mmilaria longimammaDC.var.sphaerica(A.Dietr.)K.Brand.[Delichothele sphaerica(A.Dietr.)Britt.et Ros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去皮、刺,鲜用。

原形态茎球形,常簇生成群,直径达20cm,具圆柱形瘤突。瘤突长12-25mm,无沟,先端具小窠。小窠圆形,着生的刺无毛;缘刺12-15条,长6-9mm,白色至淡黄色,老时带红色,开展或略反曲;中刺直,1条,长3-4mm。花近顶生,淡黄色,从瘤突的腋部长出,长4-6cm,冠檐直径6-7cm,内方的花被片广展,倒披针形,基部渐狭成细爪;雄蕊多数,围绕花柱;子房下位,花柱细,柱头裂片8,线形,黄色。

生境分部广西习见栽培。原产墨西哥。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小果银毛球 Mammillaria microcarpa含有N-甲基酪胺(N-methyltyramine)。N-甲基酪胺具有增加冠脉流量和肾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明显利尿作用。其盐酸盐静脉注射的LD50为33.9mg/kg。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主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谷伞

    药材名称岩谷伞拼音Yán Gǔ Sǎn别名茴心草(《云南中草药》),茴新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真藓科植物暖地大叶藓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苔藓类植物,体较大,鲜绿色或

  • 薯良

    药材名称薯良拼音Shǔ Liánɡ别名赭魁(《别录》),朱砂莲、鸡血莲、血母(《贵州民间方药集》),血三七、雄黄七、血葫芦、朱砂七、红药子、恶边(《湖南药物志》),酱头、避血雷(《贵州草药》

  • 桃枝

    《中药大辞典》:桃枝药材名称桃枝拼音Táo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嫩枝。性味《本草蒙筌》:"味苦。"功能主治治心腹痛及匿疮。《纲目》:"治

  • 多叶花椒

    药材名称多叶花椒拼音Duō Yè Huā Jiāo别名小叶刺椒(《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多叶花椒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攀援状灌木。枝圆柱形,无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1

  • 酸不溜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药材名称酸不溜拼音Suān Bù Liū别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

  • 河豚鱼肝油

    《中药大辞典》:河豚鱼肝油药材名称河豚鱼肝油拼音Hé Tún Yú Gān Yóu出处《辽宁医学》210:467,1966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

  • 山佩兰

    药材名称山佩兰拼音Shān Pèi Lán别名白头婆、佩兰、南佩兰、秤杆草、搬倒甑、野升麻、麻秤杆、秤杆升麻、红升麻、土升麻、泽兰、血升麻、细黑升麻、佩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隰草类载有"白头婆",云:

  • 青皮

    《中国药典》:青皮药材名称青皮拼音Qīnɡ Pí英文名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VIRIDE别名四花青皮、个青皮、青皮子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 薄荷油

    《中药大辞典》:薄荷油药材名称薄荷油拼音Bò He Yóu出处《重庆堂随笔》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

  • 黄葛树

    药材名称黄葛树拼音Huánɡ Gě Shù别名大叶榕、马尾榕、雀树、黄桷树来源桑科榕属植物黄葛树Ficus lacor Ham.,以根、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或随用随采。性味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