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假刺藤

假刺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刺藤

药材名称假刺藤

别名乌肺叶

来源紫金牛假刺藤Embelia scandens (Lour.) Mez,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淡、涩,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敛肺止咳。

风湿痹痛:根2~4钱,水煎或浸酒服。

肺结核:根1~3钱,水煎服。

鲜叶水煎洗头可作清洁剂,也可灭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假刺藤

药材名称假刺藤

拼音Jiǎ Cì Ténɡ

别名乌肺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瘤皮孔酸藤子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elia scandens (Lour.)Mez[Calispermum scandens Lour.;Embelia hainanesis Merr.」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亦可鲜用。

原形态攀援灌木,长2-5m,小枝密布瘤状皮孔,叶互生;叶柄长5-8mm,两侧微具狭翅;叶片坚纸质至革质,长椭圆形成椭圆形,长5-9cm,宽2.5-4cm,稀长12cm,宽4.5cm,先端钝,稀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或上半部具不明显的疏锯齿,边缘及顶端具密腺点;侧脉7-9对。总状花序,腋生,长1-4cm,多少被微柔毛或腺状微柔毛;花梗长1-2mm,被微柔毛;小苞片钻形,长1.5-2mm,具缘毛及腺点;花5数,稀4数,长约2mm;萼片三角形,多少具缘毛,外面多少被微柔毛,具腺点;花瓣白色或淡绿色,分离,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至倒卵形,具明显的腺点,具疏缘毛,里面中央尤其是基部密被乳头状突起;雄蕊在雌花中退化,着生于花瓣的V2处,在雄花中较花瓣长,着生于花瓣的1/4处,花丝基部多少具微柔毛,花药广卵形或卵形,背部具腺点;雌蕊在雄花中退化,不超过花瓣的1/2,在雌花中较长,子房卵形,无毛,花瓣脱落后,花柱伸长,柱头呈头状或浅裂。果球形,直径约5mm,红色,花柱宿存,宿存萼反卷。花期11月至翌年1月,果期3-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850m的山坡林下或疏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敛肺止咳。主痹证筋挛骨痛;肺痨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药大辞典》:苋药材名称苋拼音Xiàn别名苋菜(李当之《药录》),青香苋(《湖南药物志》)。出处《本经》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茎叶。春、夏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较少,枝绿色,高8

  • 老鹤草

    药材名称老鹤草来源老鹤草Geraniumwilfordii Maxim的干燥带果地上部份。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性味苦、为辛,平。归经归肝、肾、大肠经。功能主治祛除风湿。用于风湿痹痛。用法用量三钱至

  • 蝎子草

    药材名称蝎子草拼音Xiē Zi Cǎo别名红藿毛草、火麻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蝎子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rardinia suborbiculata C.J.Chen[G.cuspi

  • 小天蒜

    药材名称小天蒜拼音Xiǎo Tiān Suàn别名小棕包、披麻草、细毒蒜(《红河中草药》)。出处《云南经济植物》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藜芦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

  • 野丹参

    药材名称野丹参拼音Yě Dān Shēn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单叶血盆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单叶血盆草"条。功能主治宽胸补气,去风湿,治疥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东北红豆杉

    药材名称东北红豆杉拼音Dōnɡ Běi Hónɡ Dòu Shān别名紫杉、赤柏松、米树来源红豆杉科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以叶入药

  • 红绵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绵藤药材名称红绵藤拼音Hónɡ Mián Ténɡ来源蔷薇科红绵藤Rubus rufo-lanatus H. T. Chang,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

  • 颠茄草

    《中国药典》:颠茄草药材名称颠茄草英文名HERBA BELLADONNAE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颠茄Atropa belladonna L.的干燥全草。在开花至结果期内采挖,除去粗茎及泥沙,切段干燥。性状

  • 翡翠

    《中药大辞典》:翡翠药材名称翡翠拼音Fěi Cuì出处《纲目》来源为翠鸟科动物白胸翡翠等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长,呈珊瑚红以至红赤色。虹膜暗褐色。头、后颈、胸侧及下体均深赤栗色;颏、

  • 青藤子

    药材名称青藤子别名牛腿虱、鸡骨香、蟹鱼胆藤来源木犀科青藤子Jasminum nervosum Lour.,以茎、叶、花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湿热,拔脓生肌。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