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串铃草

串铃草

药材名称串铃草

拼音Chuàn Línɡ Cǎo

别名毛尖茶、野洋芋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串铃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mongolica Turc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切段晒干。秋后花萎谢后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串铃草,多年生草本,高40-70cm。须根常作块根状增粗,有时2-3个成串。茎直立,四棱形,被具节柔毛或具节刚毛。基生叶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叶柄长7-13.5cm;叶片长4- 13.5cm,宽2.7-7cm,边缘为圆齿状;茎生叶对生,与基生叶同形,通常较小,叶片上面均被中枝特长的星状刚毛及单毛,下面被星状柔毛或丛生刚毛。轮伞花序多花,彼此分离;‘苞片线状钻形,先端刺状,具节缘毛;花萼管状,长约1.4cm,外面被具节刚毛和柔毛,先端具5圆齿,齿端具刺尖,边缘被柔毛;花冠紫色,长约2.2cm,唇形,上唇外面被星状短柔毛,边缘流苏状,下唇3圆裂,中裂片较大,圆倒卵形,先端微凹,侧裂片边缘为不整齐的细齿状;雄蕊4,前对较长,后对基部具附属物,花丝被毛;雌蕊子房2,合生,花柱单一,柱头2裂。小坚果卵状三角形,先端被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770-22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及南部、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及甘肃东部。

性味味甘;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感冒;跌打损伤;体虚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豉虫

    《中药大辞典》:豉虫药材名称豉虫拼音Chǐ Chónɡ别名豉母虫(《补缺肘后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豉虫科昆虫豉虫的全虫。原形态体椭圆形,雄虫长约7毫米,雌虫较大。色黑或黄,有光泽。头顶

  • 兔毛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兔毛蒿药材名称兔毛蒿拼音Tù Máo Hāo别名线叶菊、西伯利亚艾菊、兔子毛、疔毒花、惊草、荆草来源菊科兔毛蒿Filifolium sibiricum (L.)

  • 驱虫斑鸠菊

    药材名称驱虫斑鸠菊拼音Qū Chónɡ Bān Jiū Jú英文名stem of Anthelmintic Ironweed别名野茴香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驱虫斑鸠菊的果实。

  • 羊奶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奶果药材名称羊奶果别名牛虱子果、羊山咪树、长匍茎胡颓子来源胡颓子科羊奶果Elaeagnus sarmentosa Rehd.,以根、果、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酸,平。功能主治

  • 鸡爪风

    药材名称鸡爪风拼音Jī Zhuǎ Fēnɡ别名串珠酒饼、酒饼叶、半夜兰来源番荔枝科假鹰爪属植物假鹰爪Desmos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性

  • 胡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胡颓子药材名称胡颓子拼音Hú Tuí Zǐ别名牛奶子根、半春子、半含春、石滚子、四枣、柿模、羊奶奶、甜棒锤来源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

  • 白花蛇舌草

    《中国药典》:白花蛇舌草药材名称白花蛇舌草拼音Bái Huā Shé Shé Cǎo别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蛇总管、二叶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龙舌草、蛇脷草

  • 臭梧桐子

    《中药大辞典》:臭梧桐子药材名称臭梧桐子拼音Chòu Wú Tónɡ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实或带宿萼的果实。功能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药》:&q

  • 虫笋

    药材名称虫笋拼音Chónɡ Sǔn出处《新中医药》62:36,1955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笋被虫蛀枯萎后的带虫笋干。4~5月采收,晒干。药理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0.4克/公斤,虫笋煎剂有显着

  • 倒生莲

    《中药大辞典》:倒生莲药材名称倒生莲拼音Dǎo Shēnɡ Lián别名倒水莲(《草木便方》),花老鼠、尾生根、石上凤尾草(《广西药植名录》),金鸡尾(《湖南药物志》),盘龙莲(《贵州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