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子,详该条。
痿证之一。见《医宗必读·痿》。指皮毛痿。详该条。
即独活寄生汤作蜜丸。治证同。见独活寄生汤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竹沥,详该条。
《奇效良方》卷五十七方。石决明、五味子、菟丝子(酒浸)各一两,山芋、知母、细辛、熟地黄各一两五钱。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米饮送下。治肝虚血弱,两目昏暗。
古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即蛊注痢,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杂病》。即胃虚汗。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32。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在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骶正中线之中点。布有第二骶神经后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腰骶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痛经,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倒产。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海螵蛸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