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鼻涕果

鼻涕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涕果

药材名称鼻涕果

别名蜜心果、粘心果

来源水东哥科水东哥属植物锥序水东哥Saurauia napaulensis DC.,以根及果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用于骨折,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疮疖。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根或果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鼻涕果

药材名称鼻涕果

拼音Bí Tì Guǒ

别名撒罗夷、马耳子果、密心果、粉心果、明星果、野枇杷

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尼泊尔水东哥SaurauianapaulensisDC.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rauianapaulensisDC.[S.lantsangensisHu]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果,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尼泊尔水东哥 乔木,高4-20m。小枝粗壮,被细小爪甲状鳞片并疏生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1.5-4.5cm,具棕褐色钻形鳞片和短柔毛;叶片薄革质,狭长圆形,长18-35cm,宽7-13cm,先端渐尖至突尖,基部圆或钝,边缘具细小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薄层淡褐色或锈色糠批状绒毛,中、侧脉上疏生爪甲状鳞片,侧脉平行,35-46对。圆锥花序生新枝上部叶腋,长12-38cm,具鳞片和短柔毛;总花梗长5-16cm,花梗长1-2cm,密被褐色短柔毛,果期则大部分脱落;萼片5,卵圆形,长4-6mm;花瓣5,淡紫红色,近圆形,长7-8mm,先端反卷,基部合生;雄蕊多数,花药孔裂;子房圆球形,被褐色短细绒毛,花柱4-5,中部以下合生。浆果扁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1.2cm,绿色或淡黄色,具5棱,花柱和萼片宿存。花、果期7-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50-1000m的山地林中或林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浆果扁球形,直径7-12mm。表面绿色或淡黄色,无毛,具明显5棱;先端有残留的花柱,基部有宿存萼片5,椭圆形或阔椭圆,不等大。气微,味甜,多粘液质。

性味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主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苦瓜藤

    《中药大辞典》:苦瓜藤药材名称苦瓜藤拼音Kǔ Guā Ténɡ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茎。夏、秋采取。性味苦,寒。①《陆川本草》:"苦,寒。"②《四

  • 东方狗脊

    《中药大辞典》:东方狗脊药材名称东方狗脊拼音Dōnɡ Fānɡ Gǒu Jǐ别名大叶狗脊、镰叶狗脊(《中国药植图鉴》),凤凰尾(《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乌毛蕨科植物东方狗

  • 瘤毛獐牙菜

    药材名称瘤毛獐牙菜拼音Liú Máo Zhānɡ Yá Cài别名獐牙菜、当药、紫花当药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pseudochinensis

  • 白椴

    药材名称白椴拼音Bái Duàn来源椴树科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以树皮、根。生境分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痨伤初起:树皮或根半斤,水煎,加

  • 小蕨萁

    药材名称小蕨萁拼音Xiǎo Jué Qí别名小蕨鸡、白粉蕨、华北粉背蕨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薄鳞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lepidium kuhnii(Milde)Hsing

  • 白车轴草

    药材名称白车轴草拼音Bái Chē Zhóu Cǎo别名白花苜蓿、三消草、螃蟹花、金花草、菽草翘摇来源豆科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

  • 天仙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仙果药材名称天仙果拼音Tiān Xiān Guǒ别名水风藤、牛乳茶、山无花果、加星里[苗族语]来源桑科天仙果Ficus beecheyana Hook. et Arn.,以根入药

  • 刺叶苏铁

    药材名称刺叶苏铁拼音Cì Yè Sū Tiě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华南苏铁的根或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 rumphii Miq.原形态树干圆柱形,高4-8m,稀达15m。上部有残存的

  • 没食子

    《中药大辞典》:没食子药材名称没食子拼音Méi Shí Zǐ别名墨石子(《雷公炮炙论》),无食子(《药性论》),没石子(《子母秘录》),无石子(《酉阳杂俎》),麻茶泽(《方舆志》)

  • 倒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倒水莲药材名称倒水莲拼音Dào Shuǐ Lián别名金鸡尾来源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峨眉唐松草Thalictrum omeiense W. T. Wang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