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鬼眼

鬼眼

经外奇穴名。《神应经》:“癫痫、鬼眼四穴,在手大指足大指内侧爪甲角,其艾炷半在爪上,半在肉上,三壮极妙。”即位于手、足大指(趾)桡侧(胫侧)爪甲角处,左右共四穴。主治癫痫,精神病,晕厥等。艾炷灸3~7壮。本穴《备急千金要方》载:“卒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两手足大指爪甲,本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壮,不止十四壮,壮如雀矢大。”《类经图翼》以“两手足大指爪甲”列作奇穴,名手足大指爪甲穴。《医学入门》、《医宗金鉴》则将位于手大指内侧爪甲角的二穴称“鬼哭”。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称此四穴为鬼哭。《针灸经外奇穴图谱》谓本穴即少商二穴和隐白二穴。②腰眼穴别名。《医学入门》:“鬼眼穴,专祛痨虫,令病人举手向上略转后些,则腰上有两陷可见,即腰眼也。”

猜你喜欢

  • 乳下

    经外奇穴名。《肘后备急方》:“治卒吐逆方,灸乳下一寸,七壮即愈。”又《千金要方》:“小儿癖,灸两乳下一寸各三壮。”《针灸集成》列作奇穴,名乳下。位于乳头直下一寸处。主治腹痛腹胀,胸胁疼痛,乳肿少乳,小

  • 熊景先

    【介绍】:元代医家。字仲光。江西崇仁人。世代为医。景先乡举不中,致力学医,辑家传验方及常用之药,选在实践中有效者,以天地生生之意,撰《伤寒生意》一书,已佚。

  • 崩中漏下五色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即经血崩下而夹瘀血在内,以致淋沥不断,谓之崩中漏下。多因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统制经血,故忽然崩下,或漏下淋沥不止。其夹有五色者,古人认为乃随各脏之虚而出现有赤、白、

  • 针麻诱导期

    详针麻诱导条。

  • 团鱼甲

    见《河北药材》。即鳖甲,详该条。

  • 脚踏莲花生

    见亟斋居士《保生篇》。即倒产。详该条。

  • 通常指方剂,详该条。

  • 黄帝

    传说中我国古代原始公社时期黄帝族的首领,也是汉族(华夏族)的祖先,原姓公孙(一说姓姬),名轩辕,号熊氏。古代相传黄帝为我国文化之创始者,举凡兵器、舟车、弓箭、衣服等,皆为黄帝所作,其中也包括医药。据古

  • 嗽药

    ①出《新修本草》。为白前之别名。②出《本草经集注》。为百部之别名。各详该条。

  • 变蒸

    指婴儿在生长过程中,或有身热、脉乱、汗出等症,而身无大病者。此说始于西晋·王叔和,隋唐医家,日相传演,其说益繁。《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变蒸者,以长气血也。”《千金要方》:“凡小儿自生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