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即夹脊穴,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皂角刺之别名,详该条。
指中国在五十年代制定中医政策后所实行的一种发展医学事业的措施。早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一部分中医试图用解剖、生理知识印证中医理论,或以中药、西药配合治病,称为中西医汇通派。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胖大海之别名,详该条。
《十药神书》方。青礞石、明矾、皂角、生天南星、生半夏、茯苓、陈皮各二两,枳壳、枳实各一两五钱,黄芩、薄荷各一两,沉香五钱。为细末,姜汁浸,神曲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睡前饴糖拌,吞服,再嚼噙太平丸
①见《草药手册》,为土儿之别名。②见《江西草药》,为金果榄之别名。各详该条。
指辰时。详十二时条。
见握灵本草条。
病证名。小儿久痢不止而致身体羸瘦的证候。《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三卷:“夫小儿久痢羸瘦者,由因乳食不节,脏腑风挟疳气,肠胃冷热不调,变为下痢,经久不差,则脾胃虚弱,谷气减少,气血不荣,故肌体羸瘦也。”治宜
书名。10卷。张骥撰。本书辑录《内经》中有关用药理论的原文,分为阴阳色气味、气运、五岁、穴化、五方、水谷、五宜、五过和药制共九类,分别予以集注,并加按语说明。1923年成都义生堂刊印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