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方。川芎一钱,当归四钱,炮姜四分,炙甘草、荆芥炭、乌梅炭、炒蒲黄各五分,桃仁十粒。加大枣,水煎服。治产后血崩。若气血衰竭,汗多气促,加人参三至四钱。
证名。指胁下支撑胀满。多由水饮或肝气郁结,滞于胁肋部位,络脉不和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医宗金鉴》注:“水在肝部,则病悬饮。”参见悬饮、肝气胁痛、肝郁胁
【介绍】:见朱煜条。
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下痢。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三品。
①见《泉州本草》。为一枝黄花之别名。②见《杨氏经验方》。为百部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验方新编》。即米皮糠,详该条。
【介绍】:见盛寅条。
①指针刺器具。古作箴或鍼。用以刺激机体治疗疾病。源于砭石。早期的针以骨、竹或陶片制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冶金术发明以后,人们利用金属的可塑和延展性能,以各种不同的金属或合金,制造出形式多样的针具
【介绍】:见虞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