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飞蛾七

飞蛾七

药材名称飞蛾七

拼音Fēi é Qī

英文名herb of Smallfruit Meadowrue

别名飞蛾七、岩风七、老虎香、狗尾升麻、雨点草、血经草、石黄草、石笋一枝花

出处始载于《药学学报》。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小果唐松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microgynum Lecoyer ex Oliv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小果唐松草,多处生草本,高20-42cm。全株无毛。根状茎短,须根上有倒圆锥形小块根。茎直立,上部分枝。叶互生;叶柄长8-15cm;叶为二至三回三出复叶;叶片长10-15cm;小叶薄草质,有长柄;楔状倒卵形、菱形或卵形,长2-9.5cm,宽1.5-4.8cm,3浅裂,边缘有粗圆齿,叶脉平,不明显。花序似复伞形状;苞片近匙形,长约1.5mm;花两性,花梗丝状,长达1.5cm;萼片4,花瓣状,狭椭圆形,长约1.5mm,白色,早落;花瓣无;雄蕊多数,长3.5-6.5mm,花丝上部比花药宽,下部丝状,花药长圆形,长约1mm,先端有短尖;心皮6-15,有细柄,柱头小,几无花柱,瘦果狭椭圆形,长约1.8mm,柄长1.2mm,果下垂,有6条纵肋。花期4-7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800m的山地林下、草地或岩石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化学成分根含氧代紫番荔枝碱(oxopurpureine),箭头唐松草米定碱(thalicsimidine),海罂粟碱(glaucine)及N-甲基六驳碱(N-methyllaurotetanine)。全草含原阿片碱(protopine),隐品碱(crytopine),α-别隐吕碱(α-allocryptopine),小檗胺(berbamine) ,药根碱(jatrorrhizine)。

药理作用1.抗癌作用,氧代紫番荔枝碱有抗癌活性。

2.其他作用,海罂林业部碱能显着抑制肉芽组织增生,并具有显着的镇咳作用,此作用强于可待回且治疗指数更高;还能协同催眠药中枢抑制作用,具有松驰肌肉、抗肾上腺素、抗过敏、抗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全身黄肿;眼睛发黄;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治全身黄肿,眼睛发黄,祛寒退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桃根

    《中药大辞典》:桃根药材名称桃根拼音Táo Gēn别名桃树根(《圣惠方》)。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桃仁"条。性味

  • 油杉

    药材名称油杉拼音Yóu Shān别名杜松、唐杉、松罗、水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油杉的根皮、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eteleeria fortunei (Murr.)Carr,[Picea fo

  • 苦壶卢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药材名称苦壶卢拼音Kǔ Hú Lú别名苦匏(《国语》),蒲卢(《礼记》),苦瓠(《本经》),约壶、约腹壶(《广志》),苦瓠娄(《唐本草》),亚腰壶卢(《简便单

  • 山莴苣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莴苣药材名称山莴苣拼音Shān Wō Jù别名苦菜、苦马地丁、鸭子食来源菊科莴苣属植物山莴苣Lactuca indica L.,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开花时采全草,秋后至

  • 鲤鱼目

    《中药大辞典》:鲤鱼目药材名称鲤鱼目拼音Lǐ Yú Mù别名鲤鱼眼睛(《食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眼睛。化学成分鲤眼含维生素C0.44毫克%,一般春夏较秋冬

  • 深红龙胆

    药材名称深红龙胆别名小儿血参、路边红、瓜米草来源龙胆科深红龙胆Gentiana rubicunda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云南。功能主治主治跌打损伤,消化不良。用法用量3~5

  • 皂荚根皮

    药材名称皂荚根皮拼音Zào Jiá Gēn Pí别名木乳(《普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根皮,秋、冬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 枳根皮

    《中药大辞典》:枳根皮药材名称枳根皮拼音Zhǐ Gēn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枸橘"条。化学成分根含柠檬苦素、印度榅桲素、邪蒿

  • 水塔花叶

    药材名称水塔花叶拼音Shuí Tǎ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凤梨科植物红苞凤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llbergia pyramidalis Li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多鲜用。

  • 牡荆沥

    《中药大辞典》:牡荆沥药材名称牡荆沥拼音Mǔ Jīnɡ Lì别名牡荆汁(《登真隐诀》)。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制法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两端架于砖上,其下以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