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风气草

风气草

《中药大辞典》:风气草

药材名称风气草

拼音Fēnɡ Qì Cǎo

别名汗苏麻(《贵州民间药物》),仁皂刺、乳痈药(《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菊科植物下田菊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革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基部稍有弯曲,着地的节上生根,上部分枝带紫红色,有细毛,下部光滑。叶对生;基部叶较小,花时凋落;中部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20厘米,宽3~12厘米,先端尖锐或圆钝,基部圆楔形或楔形,边缘有圆锯齿或大锯齿,两面疏生短毛;叶柄长1~6厘米。头状花序有梗,长1~3厘米,直径7~10毫米;总苞半圆形,苞片2层,狭椭圆形,长约5毫米,先端圆钝,基部稍有连合;管状花,长2.5毫米,上部钟形,5齿裂;花柱分枝伸出。瘦果倒椭圆形,长约4毫米,上部圆钝,下部窄狭,全体具腺点或细瘤;冠毛4枚,长约1毫米,基部连合成环。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水边及低湿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微寒,味辛甘。"

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物》:"除风湿,解表。治风湿骨节疼痛,外感。"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牙痛,乳痈。"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或煎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治外感:风气草、姨妈菜、生姜各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取鲜下田菊3~4两(或干品1~2两),水煎服,每天1剂。如黄疸已退,小便清利时,加瘦猪肉1两。忌酒。治疗180例,有一定效果。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风气草

药材名称风气草

拼音Fēnɡ Qì Cǎo

英文名Common Adenostema Herb

别名仁皂刺、乳痈药、白龙须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下田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enostemma lauenia (L.)O. Kuntz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下田菊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直立,单生,通常上部叉状分枝,具白色短柔毛,下部或中部以下光滑无毛。叶对生;叶柄长1-6cm,有狭翼;叶基生者小,花期凋落,中部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20cm,宽3-12cm,先端凋落,中部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20cm,宽3-12cm,先端锐尖或圆钝,基部圆楔形或楔形,边缘有圆锯齿或大锯齿,两面疏被短毛。头状花序小,梗长1-3cm,直径7-10mm;总苞半球形,果期宽达10mm;总苞片2层,近等长,狭长椭圆形,长约5mm,先端圆钝,基部稍有连合;外层苞片大部合生,外面疏被白色长柔毛;管状花长约2.5mm,上部钟形,5齿裂;花柱分枝伸出。瘦果倒椭圆形,长约4mm,上部圆钝,下部狭,有侏点或细瘤;冠毛4枚,长约1mm,基部连合成环。花、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边、路旁、沼泽地及林下低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化学成分全草含多种贝壳杉烷型二匝类成分:对映-11α-羟基-15α-乙酰氧基-16-贝壳杉烯-19-酸(ent-11α-hydroxy-15α-acetoxykaur-16-en-19-oic acid),对映-11α-二羟基-16-贝壳杉烯-19-酸(ent-11α,15α-dihydroxykaur-16-en-19-oic acid),(16R)-对映-11α-羟基-15-所代-19-贝壳杉酸[(16R)-ent-11α-hydroxy-15-oxo-kau-ran-19-oic-acid],对映-11-α-羟基-15-氧代-16-贝壳杉烯-19-酸(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 acid)[1],下田菊酸(adenostemmoic acid)A、B、C、D、E、F、G和下田菊甙(adenos-temmoside)A、B、C、D、E、F、G[2]。

性味味辛;微苦;性惊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感冒发热;黄疸肝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湿热痹;乳痈;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除风湿,解表。治风湿骨节疼痛,外感。

2.《广西药植名录》:治牙痛,乳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感应草

    药材名称感应草别名罗伞草、降落伞来源酢浆草科感应草Biophytum sensitivum (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消积,利水。小儿疳积

  • 象骨

    《中药大辞典》:象骨药材名称象骨拼音Xiànɡ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化学成分水分约占1/2,有机物约占1/4,其中有骨

  • 马柳根

    药材名称马柳根拼音Mǎ Liǔ Gēn别名小红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乌兰-布勒嘎苏(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杨柳科植物乌柳的根和须根。随用随采。原形态灌木,高1~2米。小枝

  • 小金樱子

    药材名称小金樱子拼音Xiǎo Jīn Yīnɡ Zǐ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果蔷薇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金樱"条。性状果实圆形,直径0.5~1厘米;外表面深棕色

  • 普陀南星

    药材名称普陀南星拼音Pǔ Tuó Nán X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普陀南星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aema ringens(Thunb.)Schott[Arum ringens

  • 青竹标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竹标药材名称青竹标拼音Qīnɡ Zhú Biāo别名金竹标、小南苏、大南苏、小过山龙、爬岩龙、爬树龙来源天南星科藤芋属植物青竹标Scindapsus officinal

  • 铅灰

    《中药大辞典》:铅灰药材名称铅灰拼音Qiān Huī别名黑锡灰(《丹溪心法》)出处《本草图经》制法刘禹锡《传信方》:"取铅三两,铁器中熬之,久当有脚如黑灰。"功能主治《本草图经》:

  • 四块瓦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块瓦药材名称四块瓦拼音Sì Kuài Wǎ别名四叶对[江西]、四叶细辛、万根丹、灯笼花[吉林]、分叶芹来源为金粟兰科金粟兰属植物银线草Chloranthus

  • 带叶报春花

    药材名称带叶报春花拼音Dài Yè Bào Chūn Huā别名报春花、藏报春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偏花报春的花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secundiflora Franch.

  • 钮子七

    药材名称钮子七拼音Niǔ Zǐ Qī别名珠子参、大叶三七、竹节人参、扣子七、疙瘩七、盘七来源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大叶三七Panax major (Burk.)Ting,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