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囟
即前囟。见囟条。
即前囟。见囟条。
见《中药志》。为冰片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证名。又称喜惊。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指遇事容易惊吓,或经常自觉惊慌。常伴见心悸不宁症状。多由心气虚或心火旺,肝阳上亢、胆虚及气血亏损所致。当结合因、证分别论治。
见明·汪颖《食物本草》。为米皮糠之别名,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胃气虚热。详该条。
见《张聿青医案》。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小儿脾胃虚弱,外受惊恐所引起的泄泻。临床特点为惊搐与泄泻并见。《证治准绳·幼科》:“惊泄,粪青如苔,稠若胶粘。”宜以镇心抑肝,和脾胃,消乳食为治。可用四君子汤、异功散之类,勿用峻攻之药。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密蒙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聚开障。详该条。
【介绍】:见魏之琇条。
黑苔结瓣,拨开瓣苔,舌底也呈黑色。此为脏腑热极恶候。每兼有高热、烦渴、张口吹气,或腹绞痛,或口噤不言,或卒倒不省人事,或周身发臭难闻等危重症状。急用大剂清热泻火解毒药(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