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见阳盛条。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瘖。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KI26。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或中,《医学入门》作域中。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一肋间隙,距胸正中线2寸处。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及锁骨上神经前支、深层为第一肋间神经;并有第一
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泻黄散,见该条。
【介绍】:见王德森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托疽。见该条。
鸣,声音;显,显露形色。指显露声色。《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令鸣显。”
病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又名石瘤。多因怒动肝火,血躁筋挛或久立负重而致。瘤体坚而色紫,青筋盘曲,甚者筋结如蚯蚓。治宜清肝、养血、舒筋。服清肝芦荟丸。亦可手术或放射治疗。即浅表静脉瘤、静脉曲张。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颏痈。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四川成都人,他所居住的庭院,尽皆种植草药,善于应用草药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