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系下唇生疮,唇部肿起者。多油痰毒邪火上冲所致。《重楼玉钥》卷一:“驴嘴风生在下唇,逐时肿大不堪论,更加作痛如刀刺,敷药频施效自神。初起下唇生一红疮,逐时肿大,渐至下唇长出。”疼痛甚剧,或身发寒热
出《神农本草经》。即硫黄,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即罗汉果,详该条。
【介绍】:见李言闻条。
针灸术语。指针灸取穴或施术时患者躯体所采取的位置。《标幽赋》所载的“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即指此而言。体位一般分坐位、卧位和立位三种,详见各该条。
古时纺纱织线之针。《灵枢·九针论》:“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
病名。指类似伤寒的发热性疾患。《医学心悟·伤寒类伤寒辨》:“伤寒者,冬令感寒之正病也,类伤寒者,与伤寒相似而实不同也。世人一见发热,辄曰伤寒。”程氏以冬令感寒者为正伤寒,以春季发病为温病,夏季发病为热
眼的部位。《银海精微》卷一:“肺属金曰气轮,在眼为白仁。”即白睛,详该条。
即跟骨。为跗骨中最大的一块,位于足后,有强大的肌腱附着。
见《中药志》。为路路通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