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因饮食劳倦伤脾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脾劳者,舌本苦直,不得咽唾。”《外台秘要·脾劳》:“脾劳热,身体、眼目、口唇悉痿黄,舌本强直,不能得咽唾,生地黄煎。”又:“脾劳虚损,消瘦,四肢
【介绍】:宋代官吏。官南康守(今江西南康)。生平不详。集有《集效方》一卷。
【介绍】:宋代药学家。生平不详。撰有《本草要诀》1卷,已佚。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黑老虎之别名,详该条。
见温热论条。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参胁痛里急条。
见《南方草木状》。为沉香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当归尾、石菖蒲、赤芍药各二钱,黄连、地肤子、杏仁各一钱,羌活五分,胆矾二分。为粗末,红绸包之如樱桃大,甜滚水浸泡,乘热熏洗患处。治眼胞菌毒初起。
痰证之一。一名食积痰。《东医宝鉴》卷二:“食痰即食积痰也。因饮食不消,或挟瘀血,遂成窠囊,多为癖块痞满。宜青礞石丸、黄瓜蒌丸、正传加味二陈汤。”参见食积痰、痰证条。
见《陕西中草药》。即太白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