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羊水。戴武承《女科指南集》:“养胎之水谓之胎浆。”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即夜光丸第二方,见夜光丸条。
①闷瘄之一。见于痰饮素盛的病儿,麻毒与痰饮相搏,内迫于肺,以致肺气不宣,疹难透发。症见气急发喘,满口痰涎,咯痰不出,喉间有声。治宜宣肺涤痰,用二陈汤加葶苈、瓜蒌仁、莱菔子、白芥子、枳壳、连翘、桔梗之类
即祛瘀活血。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为红花之别名,详该条。
指胞睑生疮。见《审视瑶函》。系由火毒郁结,邪热上攻于目所致。初起肿痛微痒,渐致赤烂成脓,甚则寒热交作,饮食减少。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服用加减四物汤,并可外用眼疮药掺患处。
【介绍】:唐代医家。曾对孟诜《食疗本草》一书的内容进行补充达八十九种。
见《四川中药志》。为小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多骨疽,即附骨疽。见该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六方。人参、炙黄芪、桂枝、甘草、当归。水煎服。治痘疮初出,寒战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