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银翘散

银翘散

药方名称银翘散

处方连翘30克 银花30克 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 生甘草15克 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

制法上杵为散。

药理作用银翘散的药理作用 《中医杂志》1986(3):59,1.解热:在大鼠实验性体温增高时,分别给予银翘散袋泡剂和片剂,动物体温得以下降,尤其以袋泡剂作用明显。2.抗炎:银翘散袋泡剂对不同原因所致之炎症均有显着性的抗炎作用,而片剂与煎剂对某些炎症作用甚弱或无作用。3.抗过敏:对天花粉所致大、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降低过敏性休克死亡率。4.促进免疫功能:在不增加免疫器官重量的情况下,袋泡剂能明显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上述作用,无疑是临床应用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药理学基础。

功能主治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现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用量每服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备注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轻宣,透泄散邪,清热解毒为君;薄荷牛蒡子辛凉散风清热,荆芥穗、淡豆豉辛散透表,解肌散风为臣;桔梗甘草以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为佐;竹叶芦根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为使。诸药相合,共成辛凉解肌,宣散风热,除烦利咽之功。

按:本方制成丸剂,名“银翘解毒丸”。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猜你喜欢

  • 经验化核散

    药方名称经验化核散别名经验涂核散处方山慈菇3钱,真青黛1钱,生黄柏1钱半,浙贝1钱半,赤小豆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鼠疫毒核。用法用量经验涂核散(《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中)。摘录《鼠疫约编》

  • 独炼硫

    药方名称独炼硫处方明净硫黄。制法入铁锅,文火熔化,倾入盐卤中,凝定取出,再熔再淬数10次,侯硫色深紫为度,为细末。功能主治疥疮湿疮痒者。用法用量熬鸡于黄成油调敷。先须洗涤净,挹干敷药,每日1洗,再敷。

  • 加味导赤散

    《医方考》卷六:加味导赤散药方名称加味导赤散处方生地黄、人参、麦门冬、木通、甘草各等分。竹叶10片,灯心7根。功能主治痘疹小便黄赤,口干烦渴者。各家论述内热,故用生地黄;小便黄赤,故导以木通、竹叶、灯

  • 五汁安中饮

    药方名称五汁安中饮处方牛乳60毫升 韭汁生姜汁 藕汁 梨汁各10毫升功能主治养血润燥,消瘀化痰。治火盛血枯,痰瘀互阻,致患噎膈,吞咽梗涩而痛,饮水不下,食物难进,食则吐出,夹有粘液,形体消瘦,肌肤枯燥

  • 加味芦荟丸

    药方名称加味芦荟丸处方银柴胡16两,君子肉16两,黄连8两,胡连8两,芦荟2两,胆草16两,麦芽(炒)16两,三棱(炒)16两,阿魏4两,莪术(炙)16两,全蝎8两,芜荑16两,鸡内金(炒)32两,橘

  • 家传丁香脾积丸

    药方名称家传丁香脾积丸处方丁香1钱,木香1钱,良姜(清油炒)1钱,青皮2钱,皂角(烧存性)2钱,槟榔2钱,三棱(煨)3钱,莪术(煨)3钱,巴豆49粒(去壳膜油,另研如泥)。制法上前8味为细末,入巴豆泥

  • 苓甘栀子茵陈汤

    药方名称苓甘栀子茵陈汤处方茵陈蒿3钱,茯苓3钱,栀子2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湿证,便涩,腹中胀满。用法用量水煎,热服。若湿热在脾,当加大黄、芒消;如湿热但在肝家,而兼脾肾寒湿,当加干姜、附子;若膀胱无

  • 加减补阴益气煎

    药方名称加减补阴益气煎处方生地15克人参4.5克黄耆9克(蜜炙)柴胡1.5克(盐、醋炒黑)白芍4.5克(醋炒)升麻0.9克(盐、醋炒)阿胶9克(蒲黄灰炒)山药9克(炒)血余9克(炒灰)赤石脂9克(醋炒

  • 夺命独参汤

    药方名称夺命独参汤处方人参(一两)功能主治治伤寒汗下后,终日昏闷,不省人事,发热发渴,似有狂言,一切危急之证宜服此药。服后额上鼻尖有微汗,是其应也。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一升,煎至七分,去滓温冷,不拘

  • 解炽发醒头膏

    药方名称解炽发醒头膏处方荆芥穗2钱,香油半两,柏子油少许。制法先以荆芥入油煎焦,再加柏油少许。功能主治梳发自开。主用法用量擦发,顷时梳之自开。摘录《医统》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