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人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病证名。指因湿热内结,通降失调所致的腹痛。《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湿热腹痛,按之愈甚,宜升提,利小便。宜升麻、柴胡、防风、葛根、木通、黄连、黄芩、滑石、车前。不愈,微利之,宜加熟大黄,即土郁
见黄帝明堂经条。
指尾骨。见李瀠《身经通考》。
金代医官职称。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参见太医院条。
病名。指女子寒瘀留积胞宫所致瘕块。一名血瘕。《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之。”亦指血
病证名。指肠澼(痢疾古称)所致的便血。《脾胃论·肠澼下血论》:“肠澼者,为水谷与血另作一泒,如桶涌出也。”详痢疾、血痢条。
①见《分类草药性》。为元宝草之别名。②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錾菜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阴蚀。详该条。
见《陕西中药志》。为天仙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