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铁锈

铁锈

《中药大辞典》:铁锈

药材名称铁锈

拼音Tiě Xiù

别名铁衣(《普济方》),铁线粉(《养生经验合集》)。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铁露置空气中氧化后生成的红褐色锈衣。

炮制《日华子本草》:"煅后飞,淘去粗赤汁,烘干用。"

性味①《本草经疏》:"味辛苦,气寒。"

②《本经逢原》:"辛,寒,无毒。"

归经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心平肝。治疗疮肿毒,口疮,重舌,疥癣,烫伤,毒虫螫伤,痫病。

①《本草拾遗》:"主恶疮疥癣,和油涂之。蜘蛛虫等咬,和蒜磨敷之。"

②《日华子本草》:"治痫疾,镇心,安五脏。能黑鬓发。"

③陶华:"铁锈水和药服,性沉重,最能坠热开结。"

④《纲目》:"平肝坠热,消疮肿,口舌疮。醋磨涂蜈蚣咬。"

⑤《本草汇言》:"解疔毒,消恶疮,退风癣,散脚气壅肿。《嘉佑方》治伤寒热实结胸,磨水入承气汤服之。"

④《本经逢原》:"妇人产后阴挺不收,和冰片研水服之。蠼螋、蜈蚣咬,和蒜涂之。"

⑦《医林纂要》:"补心宁神,解毒除热。朽铁上赤衣,涂漆疮。"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内服:研末水调。

复方①治疔疮:用多年墙内或泥土中锈钉,洗净,以灰火内煅,入醋内淬,待冷,用刀刮钉锈,又于火内煅红入醋淬,仍前刮末,再三如此煅淬,刮末用纱帛细罗包裹。遇人有此证,略将疮口拨开,挑药末在内,不以是为膏。(《普济方》)

②治疔肿:铁衣末,以人乳和敷之。(《普济方》)

③治脚腿红肿,热如火炙,俗名赤游风:铁锈水涂解之。(《圣济方》)

④治重舌肿胀:铁锈锁烧红,打下锈,研末,水调二钱噙咽。(《生生编》)

⑤治汤火伤疮:青竹烧油,同铁锈搽之。(《积德堂经验方》)

⑥治风瘙瘾疹:铁锈磨水涂之。(《濒湖集简方》)

⑦治内热遗精:铁锈末,冷水服一钱,三服止。(《活人心统》)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铁锈,其味辛苦,气寒。恶疮疥癣,湿热所生;蜘蛛虫咬,毒气伤血,辛苦能除湿热,寒能解热毒气,故主之也。又秘法,取露天入土者,研极细,同蟾酥、脑、麝,以金针刺入疔疮中,令至根,然后以药塞入,能拔疔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铁锈

药材名称铁锈

拼音Tiě Xiù

英文名Iron-rus, Rust

别名铁衣、铁线粉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露置空气中氧化后生成的红褐色锈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粉末状或片状,红褐色或棕褐色。不透明:无金属光泽。体较重,片状者易碎。无臭,无味。触之染手。以色深、片块大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氧化铁。

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稀盐酸4ml,振摇,使溶解,滤过,滤液显铁盐的各种反应。取本品约0.5g,加稀盐酸约2ml,振摇,静置。取上清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上清液,滴加亚铁氰化钾试液2滴,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检查铁盐)②取上清液,滴加硫氰酸铵试液,即显血红色。(检查铁盐)

炮制《日华子本草》:煅后飞,淘去粗赤汁,烘干用。

性味辛;苦;寒;无毒

归经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心平肝。主疔疮肿毒;漆疮;口疮;重舌;疥癣;烫伤;毒虫螫伤;脚气;癫狂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内服:研末水调。

复方①治疔疮:用多年墙内或泥土中锈钉,洗净,以灰火内燃,入醋内淬,待冷,用刀刮钉绣,又于火内煅红入醋淬,仍前刮末,再三如此煅淬,刮末用纱帛细罗包裹。遇人有此证,略将疮口拨开,挑药末在内,不以是为膏。(《普济方》)②治疔肿:铁衣末,以人乳和敷之。(《普济方》)③治脚腿红肿,热如火炙,俗名赤游风:铁锈水涂解之。(《圣济方》)④治重舌肿胀:铁锈锁烧红,打下锈,研末,水调二钱噙咽。(《生生编》)⑤治汤火伤疮:青竹烧油,同铁锈搽之。(《积德堂经验方》)⑥治风瘙瘾疹:铁锈磨水涂之。(《濒湖集简方》)⑦治内热遗精:铁锈末,冷水服一钱,三服止。(《活人心统》)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恶疮疥癣,和油涂之。蜘蛛虫等咬,和蒜磨敷之。

2.《日华子本草》:治癎疾,镇心,安五脏。能黑鬓发。

3. 陶华:铁锈水和药服,性沉重,最能坠热开结。

4.《纲目》:平肝坠热,消疮肿,口舌疮。醋磨涂蜈蚣咬。

5.《本草汇言》:解疔毒,消恶疮,退风癣,散脚气壅肿。《嘉佑方》治伤寒热实结胸,磨水入承气汤服之。

6.《本经逢原》:妇人产后阴挺不收,和冰片研水服之。蠼螋、蜈蚣咬,和蒜涂之。

7.《医林篡要》:补心宁神,解毒除热。朽铁上赤衣,涂漆疮。

8. 《本草经疏》:铁锈,其味辛苦,气寒。恶疮疥癣,湿热所生;蜘蛛虫咬,毒气伤血,辛苦能除湿热,寒能解热毒气,故主之也。又秘法,取露天入土者,研极细,同蟾酥、脑、麝,以金针刺入疔疮中,令至根,然后以药塞入,能拔疔根。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金橘露

    《中药大辞典》:金橘露药材名称金橘露拼音Jīn Jú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果实的蒸馏液。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苦。"功能主治《中

  • 排骨灵

    《全国中草药汇编》:排骨灵药材名称排骨灵拼音Pái Gǔ Línɡ别名满山香来源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排骨灵Fissistigma bracteolatum Chatterjee,以

  • 华泽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华泽兰药材名称华泽兰拼音Huá Zé Lán别名广东土牛膝[根名]、大泽兰、多须公、六月雪[广西、广东]来源为菊科泽兰属植物华泽兰Eupatorium

  • 芫青

    药材名称芫青拼音Yuán Qīnɡ英文名Lytta别名芫青、青娘子、青娘虫、相思虫、青虫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芫青科动物绿芫青的全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tta carag

  • 尖齿耳蕨

    药材名称尖齿耳蕨拼音Jiān Chǐ ěr Jué英文名Sharp-tooth Shield Fern别名岩山鸡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的根茎。拉

  • 海红

    《中药大辞典》:海红药材名称海红拼音Hǎi Hónɡ别名海棠(《通志》),海棠梨(《纲目》),棠蒸梨(姚可成《食物本草》)。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西府海棠的果实。原形态西府海棠(《

  • 三叶鬼针草

    药材名称三叶鬼针草拼音Sān Yè Guǐ Zhēn Cǎo英文名Herba Bidentis Pilosae别名鬼针草来源为菊科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的全草。夏、秋

  • 虎尾草

    药材名称虎尾草拼音Hǔ Wěi Cǎo别名水苏麻、沙虫药、荷麻根、大马鞭梢、大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萼香共菜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eriocalys(Dunn)Ha

  • 罗勒子

    《中药大辞典》:罗勒子药材名称罗勒子拼音Luó Lè Zǐ别名兰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饮片新参》)。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果实。9月间采收,筛去泥沙杂质(

  • 芒种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芒种花药材名称芒种花拼音Mánɡ Zhònɡ Huā别名剪耳花、山黄花、过路黄、栽秧花来源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 T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