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金花树

金花树

药材名称金花树

拼音Jīn Huā Shù

英文名Dunn Blastus

别名山暗赤、谷皱草

出处始载于《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金花树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dunnianus Lev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约1m。茎圆柱形,分枝多,幼枝、叶柄、叶、花序密被锈色微柔毛及黄色疏腺点。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纸质,卵形或广卵形,6.5-25cm,宽3-10cm,先端渐尖,基部钝至心形,全缘或具细波状齿,叶面无毛,背面被毛;5(-7)基出脉,背面侧脉隆起,细脉网状,被黄色小腺点。花两性,4数;聚伞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约2mm;花萼漏斗形,具4棱,长约3mm,被小腺点,裂片反折,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约1.5mm;花瓣粉红色至玫瑰色或红色,卵形,长约3.5mm;花丝长约6mm,花药线形,弯曲,基部具不明显的小瘤,长约5mm,药隔微延长呈瘤状的小短距;子房半下位或下位,卵形,先端具4小突起。蒴果椭圆形,4纵裂,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先端平截,冠以宿存萼片,具4棱,被小腺点。花期6-7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1520m的山谷,山坡疏、密林下土壤肥厚的地方,溪边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1-5mm,表面棕褐色,无毛。幼茎有褐锈色腺盾状小鳞片。叶对生,展开后呈卵状披针形,椭圆状针形至卵形,长8-15cm,宽3-7cm,基部浅心形,先端渐尖,边缘有时有不明显的疏细齿。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血;解毒。主风湿痹痛;湿热泻痢;滞下;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用于风湿和止血,外用敷疮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叶丹

    药材名称青叶丹拼音Qīnɡ Yè Dān别名思茅獐牙菜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粤北獐牙菜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高20~50厘米。茎单生,四方形,绿色或紫红

  • 梓实

    《中药大辞典》:梓实药材名称梓实拼音Zǐ Shí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果实。秋、冬间摘取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生境分部产湖南、河

  • 何首乌

    《中国药典》:何首乌药材名称何首乌拼音Hé Shǒu Wū英文名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别名首乌、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 钮子药

    药材名称钮子药别名生焰兰、观音兰来源鸢尾科钮子药Tritonia crocosmaeflora Lemoine,以球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消炎,止血,生肌。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用法

  • 杜仲

    《中国药典》:杜仲药材名称杜仲拼音Dù Zhònɡ英文名CORTEX EUCOMMIAE别名扯丝皮、思仲、丝棉皮、玉丝皮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 虎石头

    药材名称虎石头拼音Hǔ Shí Tou英文名all-grass of Greenflower Twayblade别名虾仔兰、草斛、石泥鳅出处始载于《云南种子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大花羊耳

  • 蒲黄

    《中国药典》:蒲黄药材名称蒲黄拼音Pú Huánɡ英文名POLLEN TYPHAE别名香蒲、水蜡烛、蒲草来源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东

  • 铁扇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扇子药材名称铁扇子拼音Tiě Shàn Zi别名铁丝七、铁线草、铜丝草、乌脚笔来源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掌叶铁线蕨Adiantum pedatum L.,以全草入药。全年

  • 爆仗竹

    药材名称爆仗竹拼音Bào Zhànɡ Zhú英文名Coralplant别名吉祥草、马鬃花、观音柳、花丁子、马骔花出处始载于《华北经济植物志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爆仗竹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

  • 九莲灯

    药材名称九莲灯拼音Jiǔ Lián Dēnɡ英文名Plicate Twayblade别名石梅、石杨梅、石仙桃、石虾、鬼子头、七仙桃、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薯、叶上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