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野竹兰

野竹兰

《中药大辞典》:野竹兰

药材名称野竹兰

拼音Yě Zhú Lán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小花火烧兰。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5~65厘米。茎直立,上部被有粗毛,向下近光滑,基部有残留叶鞘。叶互生,卵形或阔卵形,长3~6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钝圆,全缘,抱茎,上面无毛,下面稍被粗毛,脉平行。穗状花序顶生;花黄绿色,每花有一个长卵形苞片;花被2轮,外轮3枚,背片狭长,兜状,长约6毫米,宽约1.5毫米,侧片卵状披针形;内轮3枚,侧片卵状披针形,较外轮侧片略短;唇瓣短,兜状,无距;蕊柱短,子房倒卵形,稍弯。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肝肺热,止咳化痰。治肺热咳嗽痰浓,咽喉肿痛,声哑,牙痛,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竹兰

药材名称野竹兰

拼音Yě Zhú Lán

英文名Root of Smallflower Epipaclis

别名膀胱七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花火烧兰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pactis helleborine(L.) Crantz[Serapias helleborine L.; S.latifolia (L.)Al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千。

原形态小花火烧兰,陆生植物,高20-50cm。根茎短,具细而长的根。茎直立,上部具短柔毛,下部有3-4枚鞘。叶2-5枚,互生;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具3-45朵花。花序轴被短柔毛;花苞片叶状,卵形至披针形,通常下部的比花长,上部较短;花绿色至淡紫色,下垂,稍开放;中萼片卵状披针形、舟状,长8-10mm,先端渐尖;侧萼片和中萼片相似,但稍斜歪;花瓣较小,卵状披针形;唇瓣长6-8mm,后部杯状,半球形;前部三角形、卵形至心形,长3-4mm,先端钝、急尖至渐尖,常在近基部处有2枚平滑或稍皱缩的突起;合蕊柱连花药长3-4mm;子房倒卵形,长1-1.5mm,无毛。花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草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

化学成分含特效植物血凝素甘露糖(mannose-specific lectins)。

药理作用野竹兰可高度抑制在人胚肺(HEL)、人宫颈癌(HeLa)及马哒犬肾(MDCK)细胞中的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Ⅰ型(HIV-1)及Ⅱ型(HIV-2)。可明显的对抗人类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及甲型流感病毒的活性。杂种兰花野竹兰对HIV的50%有效浓度(EC50)为0.04-0.08μg/ml,杂种兰花、野竹兰并不干扰HIV-1进入MT-4细胞,亦不干扰呼吸道胞体病毒进入HeLa细胞和甲型流感病毒进行MDCK细胞,故野竹兰可能是干扰病毒与靶细胞的融合水平。

性味苦;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活血;解毒。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胸胁满闷;腹泻;腰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婆婆纳药材名称婆婆纳拼音Pó Pó Nà别名卵子草、石补钉、双铜锤、双肾草、桑肾子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婆婆纳Veronica didyma Teno

  • 斑鸠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鸠菊药材名称斑鸠菊别名豆腐渣树、聋耳朵树、鸡菊花来源菊科斑鸠菊Vernonia esculenta Hemsl.[V. papillosa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

  • 郁李仁

    《中国药典》:郁李仁药材名称郁李仁拼音Yù Lǐ Rén英文名SEMEN PRUNI别名小李仁、大李仁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欧李(酸丁、小李红)Prunus humilis Bung

  • 苦石莲

    《中药大辞典》:苦石莲药材名称苦石莲拼音Kǔ Shí Lián别名石莲子(《生草药性备要》),老鸦枕头(《药材资料汇编》),土石莲子、青蛇子(《南宁市药物志》),猫儿核(《广西中药

  • 蚕茧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茧草药材名称蚕茧草拼音Cán Jiǎn Cǎo别名蓼子草、小蓼子草、红蓼子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蚕茧草Polygonum japonicum Meisn.的全草。秋季采集,晒

  • 东方乌毛蕨叶

    《中药大辞典》:东方乌毛蕨叶药材名称东方乌毛蕨叶拼音Dōnɡ Fānɡ Wū Máo Jué Yè出处《野生药植图说》来源为乌毛蕨种植物乌毛蕨的嫩叶。原形态乌毛蕨,又名:

  • 牛眼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眼珠药材名称牛眼珠别名牛眼球、牛目周、牛眼睛、车前树、狭叶马钱来源马钱科马钱子属植物牛眼马钱Strychnos angustiflora Benth.的种子。秋冬采果实,水洗去果

  • 蓝花石参

    药材名称蓝花石参拼音Lán Huā Shí Cān别名岩蓝花、小石参、鸡肉参、着色风铃草、土桔梗[四川]来源桔梗科风铃草属植物西南风铃草Campanula colorata Wal

  • 牛喉咙

    《中药大辞典》:牛喉咙药材名称牛喉咙拼音Niú Hóu Lónɡ出处《千金·食治》来源牛科动物黄牛及水牛的喉咙。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食。①《千金·食治》:

  • 白土茯苓

    药材名称白土茯苓拼音Bái Tǔ Fú Línɡ别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铁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smilax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