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重龈

重龈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初生牙龈红肿,状如两龈重叠。多由于口腔不洁,感染秽毒,加以素体肠胃有热,故循经上熏牙龈所致。症见牙龈红肿,经常啼哭,不能吮乳,面赤唇红,口涎外流,舌苔黄干,指纹紫滞。治宜清热解毒。内服清胃散,外用消毒三棱针将患处刺破,排出恶液,用生理盐水洗净后,外搽冰硼散解毒防腐。参见重断条。

猜你喜欢

  • 石黄

    出《新修本草》。即雄黄,详该条。

  • 孟河

    【生卒】: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八世纪初【介绍】:清代医家。字介石。江苏江宁人。长于儿科诸证,于1725年撰《幼科直言》一书(1726年刻行),其书简明不繁,采取直言无隐之意,并辑有儿科验方。

  • 月朔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胎产方》。指月经,详该条。

  • 裂浆

    指产期未到而破水,以致难产者。毛希蒙《大生全书》:“产期未到,恶露先下,以致水干难生,俗名裂浆。”

  • 空心蕹藤菜

    见《福建中草药》。为空心苋之别名,详该条。

  • 水寒射肺

    指寒邪和水气犯肺脏而引起的病变。多由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证候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或伴有发热、恶寒等。治宜宣肺降逆、温化水饮。

  • 胁痛

    证名。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出《素问·缪刺论》。《赤水玄珠》卷四:“胁痛有风寒,有食积,有痰饮,有死血,有虚,有气郁,有火,当分条类析,明别左右施治。”《济生方·胁痛》:“多因疲极嗔怒,悲哀烦恼,谋

  • 紫胶

    见蔡邦华《昆虫分类学》。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

  • 羊起石

    出《名医别录》。即阳起石,详该条。

  • 岩竹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岩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