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订幼科金鉴评
见国医百家条。
见国医百家条。
见伤寒方经解条。
见《瘴症指南》卷下。即乐令建中汤,见该条。
《外科精要》卷下方。桂心、厚朴(姜制)、附子(炮,米醋浸淬三、五次,去脐,火干)、炙甘草、炒白术各一两,木香一钱,乳香(另研)二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空腹米汤送下。治阳气虚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土儿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雄黄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医家。字逸之,号梅墟,别号梅癫道人。嘉禾(治今浙江嘉兴)人。精药物及炮制,著有《茹草编》四卷(1597年)、《续易牙遗意》一卷(1582年)。又精养生、气功术,编纂有《唐宋卫生歌》、《益龄
见《本草纲目》。为鸢尾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跗(fū),同趺。即足背。指足背肿。出《素问·气交变大论》。为水肿病症状之一。参见水肿、脚肿条。
见《本草纲目》。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