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字贞庵。浙江嵊县人。长于外科,撰有《外科医镜》一书,其中所述多为其生平关于外症治验,主要记述医治疮疡经验。
出《神农本草经》。两种以上药物同用。一种药为主,其余药为辅,以提高其药效。如款冬花配杏仁。
古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脱肛。详脱肛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即眩晕。详该条。
治疗中风的七个穴位。《太平圣惠方》:“凡人……或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忽中此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于七处一齐下火,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会、二耳前发际(后世作曲鬓穴)、三肩井穴、四风市穴
【介绍】:清代官吏兼医家。字文甫,号松峰。山东诸城人。其父刘引岚曾任保定郡守等官职。刘奎先为官,中年以后研读家藏医书,认为张仲景以下,多对温疫略而不讲,只有吴又可著《温疫论》,对伤寒、温疫做了区分,但
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分娩。详该条。
书名。清·张节撰。刊于1909年。作者以《内经》理论为指导,阐述伤燥的病原、病证、病脉、病忌及病辨,并附列治疗方剂;后一部分介绍与燥气有关的杂病,杂论燥气以及所产生病理、病证的关系,是一部叙述燥气为病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目连剳。见该条。
病名。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子宫脱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