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证之一。指痿证由内热所致者。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多因内热灼阴耗血,筋失濡养所致。症见身热骨蒸,筋骨痿软,不能步履等。治宜滋阴清热,补肝肾,强筋骨等。方用虎潜丸加减。
名词。出《混俗颐生录·户内消息·禁忌消息》。指阴毛。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一。即油风。详该条。
①瘢痕。即针刺的痕迹、针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②针刺的刺数。《素问·刺腰痛篇》:“刺之三痛。”③指穴位。《灵枢·热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外侧指少泽、
见《本草从新》。为化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指膀胱气化功能减弱。常见于老人、久病体弱患者,多与肾阳虚有关。证见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治宜补肾固脬。
骨名。即缺盆骨。李潆《身经通考》:“缺盆骨为骮。”参见缺盆骨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雪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亦称七怪脉。详七怪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