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逆顺

逆顺

①指经脉的上下往来。《灵枢·营气》:“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②指逆证顺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③指形气的相称与不相称以及治疗的适当与否而言。《灵枢·根结》讨论形气之逆顺与刺法补泻之逆顺。其大意:形气相称为顺,形气不相称为逆。在治疗上补泻适当为顺,补泻不适当为逆。④《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在针刺治疗前必须明确辨别人体气行的逆顺,脉象的盛衰,以及应掌握病机的可刺、尚未可刺与已不可刺等三种情况。本文着重指出针刺大法,须明逆顺,故名。

猜你喜欢

  • 青橘皮

    见《本草品汇精要》。即青皮,详该条。

  • 静顺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水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水曰静顺。”喻平气之年水得平静柔顺。

  • 脏器疗法

    用动物的内脏器官、组织、腺体等作为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称为动物脏器食疗方法,简称脏器疗法。因动物脏器组织系“血肉有情之品”,其作用主要是培补精血、补益脏气,故历史上又常称为“以脏补脏”。动物脏器作为

  • ①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隔水蒸熟,以便于制剂。如茯苓、厚朴蒸后易于切片。或加酒拌蒸,如大黄、地黄经蒸制后,熟大黄的泻下减弱,熟地黄便成温性而滋肾补血。②指身体蒸热之证。多由患热病后,不慎口腹或兼犯房劳

  • 白花石竹

    见《安徽中草药》。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 气闭耳聋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系指耳聋之因于气闭者。详气闭条。

  • 川贝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川贝母之简称,详该条。

  • 真牙

    又名智齿。指生长最迟之第三臼齿,俗称尽头牙,亦即今之第三磨牙。人发育至一定时期即生此牙。女子二十一岁左右,男子二十四岁左右始生真牙。《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

  • 牛黄醒消丸

    即犀黄丸,见该条。

  • 脾热证

    病证名。《素问·痿论》:“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证治准绳·杂病》:“脾热者,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此热在肌肉,遇夜尤甚。”脾热有虚实之分,详脾实热、脾虚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