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备问方》1卷,已佚。
证名。见《寓意草·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患者不食,先吐清水,后吐绿水,进而吐黑水、吐臭水,系胃气欲绝所致。《张氏医通》卷四:“呕吐大痛,吐出色如青菜色者危。”先用理中汤,后用旋复花煎汤调服代赭石。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天南星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因醉卧汗出迎风,风邪入于胃经所致。初起遍身生疮,小者如豆,大者如钱,色呈灰黄,上覆脓痂。久则眉发脱落。相当于结核型麻风。
出《濒湖集简方》。为冬青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述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指第七胸椎。《素问·刺热篇》:“七椎下间主肾热。”
专用于防治小儿疾病的特定推拿方法。见明·龚廷贤《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称小儿按摩。由于小儿在生理和病理上有一定的特点,所以小儿推拿也有着其特定的穴位和术式,如三关、六府、五经等穴位,分阴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