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针灸学的铜铸人体模型。始创于宋代(1026年),用铜铸造,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腹腔有脏器,中空。是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总结前人针灸经验,为了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既是教学针灸的教具,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即痛泻要方,见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仁甫。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认为十二之病,大半是火造成,著有《痰火颛门》一书。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金钱草30克,草薢、海金砂各15克,琥珀(冲服)1.5克,石苇、冬葵子、篇蓄、瞿麦、车前子、滑石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功能清热利湿,通淋化石。治输尿管
胫、腓骨的统称,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顑。面颊的下部。
即阴茎头。因其状似乌龟的头,故名。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地蜂子之别名,详该条。
指病邪侵袭。《素问遗篇·刺法论》:“真气不正,故有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