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谦益斋外科医案

谦益斋外科医案

书名。清·高秉钧撰于1805年。治案按人体部位及病种分20部,97病种,分门别类汇辑。作者根据外科疾病“病虽在外,而其本在内”的特点,每证详辨八纲,随证立法处方,并指出防止病情恶变及病后调理之法。案末附疡科日用丸散膏丹论略,阐述若干外用药的药理、效能,可供临床参考。

猜你喜欢

  • 玉枢丹

    即紫金锭,见该条。

  • 利水通淋

    治法之一。治疗下焦湿热所致淋证的方法。症见少腹急满,小便深赤,溺时涩痛,淋沥不畅或癃闭不通等。常用方药有八正散、石苇散,及瞿麦、篇蓄、滑石、木通、车前草、石韦、茯苓、海金砂等。

  • 皮槁毛拔

    指皮肤枯槁不泽,毫毛脱落如拔掉的症象。《素问·五藏生成篇》:“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由肺气耗伤,皮毛失荣所致。

  • 升降出入

    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指气的上升与下降,是气在人体内部的运动

  • 如宜方

    方书名。2卷。元·艾元英撰。撰年不详。卷1将病证等内容分为17类,包括头痛、咽喉、诸气、腰痛、心恙、补益、消渴、痈疽、肿病、脚气、失血、大便、小便、疮疥、妇人、小儿、杂病,每类均简述证候及其应用的方剂

  • 喉杵

    病证名。似指咽喉病之肿痛症状而言。《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杵,喉极肿而极痛。宜甘桔射干汤,外点烧盐散。”另有见喉忤者,乃刊刻误字。

  • 中风恶证

    证名。指中风病出现口开、遗尿、手撒、眼合、鼻鼾等五脏气绝证者。属于脱证。《世医得效方·风科》:“中风恶证,口开者,心气闭绝也;遗尿者,肾气闭绝也;手散者,脾气闭绝;眼合者,肝气闭绝;鼻鼾者,肺气闭绝。

  • 有子

    即妊娠。《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 脾胃俱虚

    指脾胃两经俱虚。《千金要方》:“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胃中如空状,少气不足以息,四肢逆寒,泄注不已,名曰脾胃俱虚也。”

  • 五皮风

    见《分类草药性》。为蛇含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