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乳。详该条。
为绘有人体经脉经穴的图象或挂图。此类图象,在唐代以前已有多种流传,均佚。现存近代的明堂图有题为元·滑寿撰,明·吴昆校,清·魏玉麟重刻的一种,共4幅木板刻印挂图。
见六经标本条。
病证名。见《济生方·大便》。指气滞或气虚所致的便秘。《证治要诀·大便秘》:“气秘则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其人多噫。宜苏子降气汤加枳壳,吞养正丹,或半硫丸、来复丹;未效,佐以木香槟榔丸;欲其速通则枳壳生用
出《本草经集注》。为苍术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医验方汇选·外科》。当归60克,玄参、金银花各30克,黄芪、甘草、制乳香各15克,没药10.5克,赤芍药、炮穿山甲各9克。水煎,每早、午、晚各进一服,每服一煎,次日煎渣再服,每两日服一剂。治脱骨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骨名。又名横骨、盖骨。即耻骨上支。
①经穴名。代号BL4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并有
五嗽之一。指感寒饮冷所致的咳嗽。《外台秘要》卷九:“冷嗽者,年衰力弱,体气虚微,如复寝食伤冷,故成冷嗽。”《圣济总录》卷六十五:“形寒饮冷,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盖肺主气,外合皮毛,其经环循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