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要药分剂

要药分剂

  • 要药分剂

    简介自序凡例卷一 宣剂上卷二 宣剂下卷三 通剂卷四 补剂上卷五 补剂下卷六 泻剂上卷七 泻剂下卷八 轻剂·重剂卷九 滑剂·涩剂卷十 燥剂·湿剂

  • 要药分剂

    药物学著作。10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分类,共选药420种,分别记述了各药的性味、七情、主治、归经、前

猜你喜欢

  • 针灸节要

    见针灸素难要旨条。

  • 丹台玉案

    综合性医书。6卷。明·孙文胤撰。刊于1636年。卷1阐述先天脉镜(专谈脉形),调摄养生,灵兰秘典(主要是脏象图说及各脏用药治法等);卷2~6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温疫、内科杂病、妇人、小儿、外科、五官、

  • 兰室秘藏

    综合性医书。3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336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书中分述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内障眼、

  • 肾虚耳鸣

    耳鸣的一种。多因肾虚精气不足所致。见《普济本事方》卷五。《张氏医通·耳》:“肾虚耳中潮声,蝉声,无休止时,妨害听闻者,当坠气补肾,正元散下黑锡丹,间进安肾丸。肾脏虚风耳鸣,夜间睡著如擂战鼓,四肢掣痛,

  • 胃怯汗

    出《证治准绳·杂病》。即胃虚汗。详该条。

  • 一指禅推拿

    推拿的一种。将意气集定于手指(主要为拇指),然后在经络穴位上施用手法以治疗疾病。主要应用的手法是一指禅推法,此外还有、拿、按、摩、揉、捻、缠、搓、抹、摇、抖等法。

  • 大孔痛

    证名。见《丹溪心法·痢》。指肛门疼痛。如因下痢所致者,按痢疾诊治。因肛病所致者,详肛头痒痛条。

  • 膏肓

    ①心之下、膈之上的部位。病位深隐难治,病情危重的患者,称为病入膏肓。一说膏肓指膈中之病(见《肘后备急方》)。②经穴名。即膏肓俞。属足太阳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详膏肓俞条③十二经原穴

  • 小儿发黄

    病证名,指小儿头发色黄不泽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足少阴为肾之经,其血气华于发,若血气不足,则不能润悦于发,故发黄也。”治宜滋肾养血,用二至丸合四物汤加制何首乌、菟丝子煎服。

  • 野白纸扇

    见《广州植物志》。为山甘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