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西河柳

西河柳

《中国药典》:西河柳

药材名称西河柳

拼音Xī Hé Liǔ

英文名CACUMEN TAMARICIS

别名怪柳、赤怪柳、山川柳、三春柳、西湖柳、红筋柳

来源本品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 的干燥细嫩枝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阴干。

性状本品茎枝呈细圆柱形,直径0.5~1.5mm。表面灰绿色,有多数互生的鳞片状小叶。质脆,易折断。稍粗的枝表面红褐色,叶片常脱落而残留突起的叶基,断面黄白色,中心有髓。气微,味淡。

炮制除去老枝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性味甘、辛,平。

归经归心、肺、胃经。

功能主治散风,解表,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3~6g。外用适量,煎汤擦洗。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1)治疗麻疹初起,透发不畅,临床常与薄荷、蝉衣、升麻等配合应用。不论内服、外用均可应用。

(2)澄柽柳始载于《开宝本草》,仅说性味甘咸温,并未说明它有透疹作用;明清以后本草书中多说性味甘平或甘咸平,并说能治“痧疹热毒”,可见它的药性是偏凉性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西河柳

药材名称西河柳

拼音Xī Hé Liǔ

英文名Chinese Tamarisk Twing

别名山川柳、三春柳、西湖柳、赤柽柳

来源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细嫩枝叶。5~6月割剪嫩枝叶,阴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密生,绿色或带红色,细长,常下垂。叶互生,极小,鳞片状,卵状三角形,顶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无柄。总状花序集为疏散的圆锥花序;花小,白色至粉红色,苞片三角状;萼片5;花瓣5,花丝较花冠长,花盘10或5裂;子房上位,1室,花柱3。蒴果小。种子先端有丛毛。花期4~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湿润砂碱地及河岸冲积地。多栽培。主产河北、河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化学成分含树脂、槲皮素-甲醚(quercetin-monomethylether)鞣质、水杨甙(salicin)。

功能主治散风,解毒,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备注同属植物华北柽柳T.juniperina Bge.及五蕊柽柳T.pentandra (Desv.)Pall.的细嫩枝叶,亦供药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松毛火绒草

    药材名称松毛火绒草拼音Sōnɡ Máo Huǒ Rónɡ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Anderson's Edelweiss别名小地松、白茵陈、二轮蒿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见血封口

    药材名称见血封口拼音Jiàn Xuè Fēnɡ Kǒu别名竹叶兰、岩七、白跌打、石枫丹、柄叶竹根七来源百合科开口箭属植物弯蕊开口箭Tupistra wattii Hook. f.,

  • 酸藤果

    《中药大辞典》:酸藤果药材名称酸藤果拼音Suān Ténɡ Guǒ别名酸蔃子(《南宁市药物志》),酸藤头(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果的果实。夏

  • 泡囊草根

    药材名称泡囊草根拼音Pào Nánɡ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泡囊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Physochlainae Physaloidis采收和储藏:秋和地上部分枯萎时

  • 须花参

    药材名称须花参拼音Xū Huā Shēn别名七姐妹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硬髯毛无心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aria barbata Franch.var.hirsutissima W.

  • 西南菝葜

    药材名称西南菝葜拼音Xī Nán Bá Qiā别名菝葜、藏金刚藤来源百合科西南菝葜Smilax bockii Warb.,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 羊外肾

    《中药大辞典》:羊外肾药材名称羊外肾拼音Yánɡ Wài Shèn别名羊石子(《本事方》),羊肾(《四川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睾丸。宰羊时,割

  • 锦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锦葵药材名称锦葵别名小熟季花来源锦葵科锦葵Malva sinensis Cav.以花、叶、茎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常有栽培。化学成分花含粘液质,紫色花含一种花色甙:锦葵花甙(mal

  • 大黄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黄花药材名称大黄花别名白蒿茶、兴安芯芭、芯玛芭来源玄参科大黄花Cymbaria dahuric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祛风湿,利

  • 女儿红根

    《中药大辞典》:女儿红根药材名称女儿红根拼音Nǚ ér Hónɡ Gēn别名鸭公青(《草木便方》),鸭公头、消黄散(《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鼠李科植物云南勾儿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