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脱气脱

血脱气脱

亦称气随血脱。由于出血过多,气失依附,导致阳气虚脱。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症。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治疗应根据血脱益气的原则,急宜补气以固脱。

猜你喜欢

  • 足少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少阴之别。《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本络脉发生病变,可见气逆烦闷,实则小便不通;虚则腰脊疼痛。

  • 古今名医方论

    书名。4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选方切于实用。

  • 牡矾丹

    《类证治裁》卷二方。牡蛎粉、黄丹各二两,枯矾四两。为末,外擦患处。治湿热流注,两腋汗,脚心汗。

  • 百骸

    骸,骨骼。百骸,统指全身骨骼。《医门法律》卷一:“人之五官百骸,赅而存者,神之居耳。”

  • 大金不换

    见《广东中草药》。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 逆顺肥瘦

    《灵枢经》篇名。本篇主要论述对肥人、瘦人、肥瘦适中的人以及壮士、婴儿等不同体质在针刺治疗中分别运用不同的手法,就是顺;相反的就是逆。文中还列述了三阴三阳经脉的走向和气血上下逆顺的关系。故名。

  • 张璐

    【生卒】:1617~1700【介绍】:清代医家。字路玉,号石顽。江苏吴江人。年轻时学儒,值明末战乱,在洞庭山中隐居十余年,并钻研医术,后业医六十年左右,著述较多。其中《伤寒缵论》、《伤寒绪论》是根据喻

  • 肠痫

    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肠痫之为病,不动摇。”参痫条。

  • 五运六气

    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

  • 痰晕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属痰饮眩晕范畴。《症因脉治·内伤眩晕》:“痰饮眩晕之因,饮食不节,水谷过多,胃强能纳,脾弱不能运化,停留中脘,有火者则煅炼成痰,无火者则凝结为饮,中州积聚,清明之气,窒塞